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我国加入WTO,实验动物的SPF优势在必行。本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对两个品种SPF级大鼠进行脏器系数的测定,并与普通级动物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为我国SPF级实验动物的广泛使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急性肺损伤 (ALI)发病中的作用及吸入一氧化氮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内毒素和油酸复制大鼠ALI模型 ,随后对肺损伤大鼠进行低剂量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 ,同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实验组肺组织中iNOS表达。结果 实验组iNOS表达为 :生理盐水组和NO对照组为 63 .3 3± 2 6.65和 42 .89± 2 8.91;内毒素和油酸ALI模型组为 176.44± 2 1.47和 176.5 6± 2 8.71;内毒素和油酸模型的NO治疗组为 78.11± 2 1.66和 83 .78± 44 .3 ;两个模型组与对照组和NO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iNOS在ALI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吸入小剂量外源性NO ,对缓解ALI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大鼠苯中毒模型。方法苯溶液多点皮下注射。结果模型鼠血液学变化符合人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变化趋势。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大鼠苯中毒模型可用于苯中毒疾病研究。  相似文献   
44.
观察了经电镜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3例横纹肌肉瘤。在电镜下可见4种肿瘤细胞:原始间叶细胞、低分化肌母细胞、中分化肌母细胞和高分化肌母细胞,另外,观察了28例梭形细胞肉瘤的超微结构,提出了横纹肌肉瘤的超微结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老龄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不进行HBO处置正常对照组(A组)、脑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48h(E组)、12d(F组)和22d(G组).HBO处置组将大鼠按不同的再灌注时程暴露于0.25MPa(2.5ATA)高压氧环境中,每天1次,每次给氧30min×2(间歇10min),连续10次(1疗程)和20次(2疗程).1疗程组老龄正常对照组(A1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1组)、12h(C1组)、24h(D1组)、48h(E1组);2疗程组老龄正常对照组(A 2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2组)、12h(C2组)、24h(D2组)、48h(E2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A组、A1组和A2组海马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CI/R 6h组1疗程和2疗程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CI/R 24h组1疗程线粒体肿胀、嵴模糊,部分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2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CI/R 48h组1疗程体积缩小,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增多、边聚,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密度降低、嵴模糊,核糖体减少,2疗程同1疗程基本相同;CI/R 24h组、CI/R 48h组、CI/R 12d和22d组神经元细胞浆空化,部分神经元坏死,可见凋亡细胞.与A组比较,E组、F组、G组、E1组和E2组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表面密度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明显增大(P<0.05),B1组和B2组各参数与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24h以内,HBO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性作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HBO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6.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保护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及神经损伤的自我保护与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NGF保护神经元的分子病理学机制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 目的观察脑缺血老年大鼠部分脑区及小脑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变化. 设计 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地点与材料本研究的地点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实验科.材料为 36只 SD大鼠 2~ 2.5年龄,雌雄不限. 干预用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法建立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将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A组)、假手术组( B组)、缺血 30 min再灌注 6 h( C组)、 12 h( D组)、 2 4h( E组)、 4 8h( F组)、 7 d( G组)和 14 d( H组),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染色法检测部分脑区神经元及小脑 NGF的表达.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神经元 NGF表达定性及定量观察. 结果除 A、 B组外,各组顶叶皮质神经元均有 NGF表达,其中 E组和 G组中量表达,神经元数量分别为( 58.4± 9.18) mm2和( 56.2± 10.87) mm2;除 A组、 B组、 F组和 H组外各组海马均有少量表达,神经元数量 C组为( 28.8± 6.42) mm2、 D组( 30.4± 12.12) mm2、 E组( 24.2± 5.18) mm2、 G组( 15.6± 4.39) mm2;小脑均没有表达;再灌注超过 48 h组海马神经元和小脑蒲肯野细胞损伤较重,顶叶皮质神经元轻度水肿. 结论老年大鼠在受到缺血性脑损伤时,内源性 NGF在大脑皮质和海马有部分表达,小脑始终没有表达.内源性 NGF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早期注射外源性 NGF可能对脑组织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BMSC)可分化成多种非造血细胞系及寻踪损伤组织并进行修复,BMSC潜在的临床应用已被广泛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几种不同种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材料:实验于2004-06/2005-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选择30只体质量为(16.0±2.0)g,出生35~40d的昆明小鼠;30只体质量为(160±20)g,出生约40d的SD大鼠;8只体质量(2.0±0.2)kg,出生80~90d的新西兰白兔。所有动物为清洁级,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动物中心;10名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所有健康志愿者年龄25~32岁,男女各半。方法:采用Caplan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制备小鼠和大鼠BMSC,通过髂骨穿刺取得骨髓液分离兔和人的BMSC。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种属BMSC形态,MTT法测各种属BMSC定生长曲线,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种属BMSC表面分子Stro-1的表达,并通过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免疫组化检测骨钙素表达以及VonKossa法显示钙盐沉积等手段评价BMSC对成骨诱导液(10nmol/L地塞米松,10mmol/L磷酸甘油和50mg/L抗坏血酸)反应性。成脂分化程度以含OilRed-O-染色油滴的细胞百分数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种属BMSC的生长形态和生长曲线。②各种属BMSC标志物Stro-1的表达。③对成骨诱导液的反应。结果:①光镜下观察的各种属BMSC生长形态明显不同,在成熟或老化阶段,小鼠细胞变扁平,呈不规则多角形,破碎时成点状沉积在瓶底;大鼠、家兔和人的细胞老化后体积明显增大,呈多边形,胞浆中出现空泡,呈棉絮状漂起、自瓶壁脱落。各种属BMSC多层重叠生长方式相同,均无接触抑制并分别含有两群细胞(一群可从单细胞长成克隆,迅速扩增;另一群零星散在分布,不进行增殖)。电镜显示所有原代细胞均有微绒毛,根据超微结构可分为2个亚群:一群细胞富有细胞器,以常染色体为主;另一群细胞器少,且以异染色体为主。各种属BMSC生长曲线基本一致。②人原代贴壁细胞BMSC标志物Stro-1的阳性率为(91.4±8.3)%,小鼠为(83.5±6.2)%。③在成骨诱导液中,小鼠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家兔细胞死亡,大鼠和人细胞可被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BMSC在培养中有自发分化现象。结论:小鼠、大鼠、家兔和人BMSC可在体外被大量扩增,得到以低/未分化细胞为主的、不同分化程度细胞的混合物;不同种属BMSC在形态学和对同一诱导液的反应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8.
徐爱霞  杨传红  王海龙 《药学研究》2017,36(10):589-591,601
目的 制备丹皮酚明胶微球并进行药剂学性质考察.方法 以丹皮酚为芯材,明胶为载体,采用交联固化法制备丹皮酚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明胶微球进行体外释药性能考察.结果 影响明胶微球包封率的主要因素为明胶浓度和搅拌速度.制得的明胶微球平均粒径100 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49%和86.4%,体外释药试验表明所得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 所选工艺可用于制备丹皮酚明胶微球,可为缓释药物传递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胶质瘤瘤周脑白质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为研究神经纤维束功能保护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对8例功能区胶质瘤,术前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标记锥体束与肿瘤交界区的神经影像兴趣区,利用神经导航系统中扩散张量成像一纤维束示踪(DTI-FT)图像、脑穿刺留置着色明胶海绵矫正脑漂移技术、直接电刺激技术等,定点采集影像兴趣区标本,进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成功定点采集标本13块,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均保持术前状态或改善。胶质瘤周边脑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三类超微结构改变:单纯髓鞘病理改变、单纯轴索病理改变及髓鞘.轴索共同病变。结论针对术前神经影像兴趣区,定点留取大脑半球内手术病理标本的方法,为研究神经影像信号与手术神经病理间关系提供了重要方法。轴索变性、坏死是肿瘤周边脑白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而仅有髓鞘病变的有髓神经纤维是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钙载体 (calciumionophore ,CI)A2 3 187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形态、表面分子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分别加入 :重组人粒 /单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 10 0ng/ml、rhGM CSF 10 0ng/ml +IL 4 5 0ng/ml、rhGM CSF +A2 3 187(钙载体 ,CI)各 10 0ng/ml。体外培养 4 0h后 ,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上述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 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 CSF +A2 3 187各 10 0ng/ml的条件下培养 4 0h ,就可看到典型的DC形态 ,其表面单核细胞的特征性标志CD14分子表达减少 ,HLA DR、CD80、CD86及CD83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 ,且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在钙载体A2 3 187及GM CSF的共同作用下 ,4 0h就能获得成熟的D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