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0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双盲分为为氯胺酮组(K组,n=15)。氯胺酮组于术中静脉注射氯胺酮0.4mg/k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测定病人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结果:术后48h内K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K组病人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减轻术后疼痛和抑制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作用,有利于加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2.
斜交叉克氏针固定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断指再植选用何种内固定方法仍存在分岐 ,其内固定原则是 :固定可靠、对指体损伤小 ,简便易行、省时省力。根据这一原则 ,1 996年 5月~ 1 998年 1 0月 ,我科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斜交叉克氏针固定法重建断指骨支架 ,取得了满意疗效。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47指 ,男 1 8例 ,女 1 5例 ,年龄 1 4~ 53岁 ,平均 2 6.7岁。其中多指离断 1 1例。离断部位 :近节 1 6指 ,中节 2 1指 ,远节 1 0指。二、固定方法 :将指骨两端清创后 ,用一根直径为 1 .0 mm的克氏针 ,从指骨远侧断端的髓腔向指端或指背侧穿出 ,根据骨断面情况用另一克氏针与前…  相似文献   
83.
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72-4,CA19-9,CA24-2,CA50,CA12-5,癌胚抗原(CEA)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59例胃癌患者血清中6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胃病组(P<0.0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达54.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联合检测胃癌血清CA72-4,CA19-9,CA24-2,CA50,CA12-5,CEA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胃癌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34岁,因右膝关节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5月余,于2004年8月5日入院。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肿胀,皮温稍高,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曾在外院诊治为滑膜炎,并给于制动休息,抗炎药物静脉点滴,症状稍有缓解。近1月来,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加重,活动明显受限。查体: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快速康复中,选择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泰州市姜堰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背伸、跖屈活动度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踝关节骨折术后快速康复中开展中药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可减轻机体疼痛程度,亦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确保康复安全性,值得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烫食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预防食管癌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收集2000年1月1日到2022年2月8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8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表明,中国人群食用烫食者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是非食用烫食者的2.43倍(95%CI:2.07~2.86);亚组分析表明,各亚组食用烫食者的食管癌发病风险均高于非食用烫食者(均P<0.01);敏感性分析表明,不存在对研究结果有明显影响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食用烫食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7.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9年12期刊登30余篇文章,开篇介绍了2019年3月在新西兰基督城举办的第52届环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会议纪要,我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郑珊教授荣膺本届大会主席。本期内容按结直肠专题、胃肠道专题、肝胆专题、胸科专题、肿瘤专题和泌尿专题等,介绍了相关专业的外科治疗方法、技术和基础研究,本文对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简述,为我国小儿外科医生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8.
重要性经标准评估后,1/3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仍无法找到确切的病因。在2014年Hart等把这类卒中称为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s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认为抗凝治疗对这类患者可能有效。但最近的2项随机临床试验并不支持这个假说,因此人们对ESUS的概念提出了疑问。观点这篇文章提出ESUS仍然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如果根据ESUS患者对抗凝治疗是否有反应将患者分成两个亚组,可以提高ESUS的临床治疗效果。最近研究表明一些ESUS病例是由亚临床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性心脏病、未被发现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或癌症引起的;而另一些病例则是由非狭窄性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引起的。证据显示第一组患者抗凝治疗优于抗血小板治疗,但在第二组患者则不然,提示需要个体化治疗。结论和相关性虽然当前的ESUS概念尚不能指导治疗,但更好地理解ESUS和研发针对其特定机制的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负担。  相似文献   
89.
合并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狭窄或多重血管危险因素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很高。对于这一部分患者,综合预防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益的。不过,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是治疗冠心病很有前景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大约10年了,但是在卒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并未发现它们优于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联合用药比单药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卒中。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幕上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及早期预后情况。 结果  共入组53例患者,术后14?d/出院Glasgow意识障碍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7(12(9,15) vs 7(5,11),Z=-5.057,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术前[14(11,18) vs 19(15,23),Z=-4.210,P<0.001]。终点血肿体积较基线减小[17.2(11.8,25.8)ml vs 67.5(48.2,82.2)ml,Z=-6.048,P<0.001]。其中29例患者行颅内压监测,结果显示术后颅内压较术前颅内压降低[14(9.5,21.5)mmHg vs 30(21.5,40)mmHg,Z=-4.705,P<0.001],但颅内压降低率与首次血肿抽吸率之间无相关性(r=0.162,P=0.401)。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早期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的术前颅内压、术后颅内压、颅内压降低量、颅内压降低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有效,可改善早期神经功能预后,减轻血肿占位效应,并显著降低颅内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中颅内压变化对于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