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1.
目的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区农村居民发热病人的求诊行为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疟疾病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疟区47个县,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在被调查家庭中,发热病人就诊率为76.8%(2311/3007),发热后24h内就诊的比例为43.2%,发热病人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县医院和自购药品的就诊比例分别为53.9%、24.9%、8.7%、6.4%和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疟疾知识综合得分等因素影响疟区发热病人的就诊。结论在开展疟疾防治活动中,应通过对贫困家庭、男性、少数民族、低教育程度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促进发热病人的求医,以便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疟疾病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胰岛素抵抗的患病情况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比值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在2008年8月~2009年12月期间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选符合研究标准的61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糖尿病既往史患者,在卒中发病14±3d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评定胰岛素抵抗情况。测定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DL-C、TG/HDL-C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果 在入选缺血性卒中患者中,480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375名符合条件患者完成OGTT检查和HOMA测定。123名患者诊断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5名患者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solated-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IFG),108名患者为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solated-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IGT),10名患者为复合性糖耐量受损(combined glucose intolerance,CGI)。胰岛素抵抗在NGT,I-IFG,I-IGT,CGI组中的患病率分别为8.1% 20.0%,17.6%和30.0%(χ2趋势检验,P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HDL-C,hsC-RP和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以TG/HDL-C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6.09倍[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43~25.87,P <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4.11倍(95%CI 1.06~15.95,P <0.05)。以h s C-RP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1.19倍(95%CI 0.38~3.74,P>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3.98倍(95%CI 1.14~13.89,P <0.05)。结论 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亚急性炎性现象。TG/HDL-C是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指标。若能进一步证明治疗胰岛素抵抗能减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则上述发现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服用阿司匹林对重症脑血管病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 重症监护室(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发病48 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的309例患者,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卒中前服药史、基 线GCS评分、原发病、是否进行全身麻醉及开颅手术、是否早期发生ARDS以及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 院时间、死亡率等。按照患者发病前是否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非阿司匹林组,对比两 组患者早期ARDS发生率。同时对发生ARDS的患者与非ARDS患者两组的临床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 阿司匹林组(106例)较非阿司匹林组(203例)的ARDS发生率(20.8% vs 30.5%,P =0.045)显 著减低,阿司匹林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 62.41±10.69)岁vs(57.40±14.80)岁,P=0.002]、合并高 血压(50.9% vs 38.4%,P =0.03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1% vs 20.2%,P =0.032)、同时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26.4% vs 8.4%,P =0.002)也较高,原发病构成比例中缺血性卒中的比例 更高。ARDS组(86例)与非ARDS(223例)组比较,患者入院时GCS评分([ 3.87±1.61)vs(6.48±1.51), P =0.043]较低、机械通气时间[6(5~8)d vs 0(0~3)d,P =0.001]和NI CU住院时间[8(6~10)d vs 3 (2~4)d,P =0.001]较长,但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发病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能够减少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ARDS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机械 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4.
正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最具挑战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应迅速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并根据对临床和脑电图的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其住院死亡率大约为20%,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死亡率高达40%。癫痫持续状态的功能缺损可能是由其对皮质神经元的作用或原发病对大脑的损害造成的。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90 d时50%收住ICU的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幸存者残留功能缺损。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老年、运动性痫性发作的持续时间、发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调查卒中单元模式下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发病14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发病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心理量表的评定,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68例患者入组,其中PSD组116例,非PSD组152例。PSD组女性、糖尿病史、性格急躁和内向的患者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发病后14 d NIHSS分值高于非PSD组,MMSE低于非PSD组;PSD组梗死病灶累及基底节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双侧内侧颞叶、右侧顶叶、双侧枕叶脑萎缩出现率高于非PSD组。女性(P <0.0001,OR 7.064,95%CI 3.334~14.966)、发病14 d NIHSS(P =0.0020,OR 1.158,95%CI 1.055~1.272)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P=0.0264,OR 0.447,95%CI 0.220~0.910)是避免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女性、发病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是卒中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是避免发生PS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lvia mihiorrhiza on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al ste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4 cases had cervical canal stenosis in the last 5 years in our hospital. Sixty-four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alvia mihiorrhiza group(31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33 cas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ssessed using JOA grade system. Results In the salvia mihiorrhiza group,the JOA average score was 8. 8 ±2. 6 before surgical treatment, after two weeks of surgical treatment it was 13. 7 ± 2. 4. The JOA improvement ratio was (61. 5 ± 2. 9) % .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JOA average score was 9. 1 ±2. 2 before surgical treatment,after two weeks of surgical treatment it was 13. 4 ± 2. 3. The JOA improvement ratio was (60. 5 ± 2.2)% .The JOA improvement ratio in the salvia mihiorrhiz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 Conclusions Salvia mihiorrhiza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丹参对颈椎管狭窄症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颈椎管狭窄症施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按JO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丹参组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8±2.6)分,术后2周JOA评分平均为(13.7±2.4)分,改善率为(61.5±2.9)%.对照组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1±2.2)分,术后2周JOA评分平均为(13.4±2.3)分,改善率为(60.5 ±2.2)%.丹参组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有效促进术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8.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先天性全并指分指后的甲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先天性全并指分指时重建甲廓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先天性全并旨患者在分指时,利用共有末节手指掌侧皮肤形成宽、窄两块皮瓣覆盖分形后裸露的甲缘,重建甲廓。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30个重建的甲廓中有21个外观满意,2个由宽皮瓣、7个由窄皮瓣重建者较正常的稍小。术后指腹丰满、无指甲扭曲。结论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甲廓治疗先天性全并指可一次完成,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的分析,找出防治方法。方法 统计34例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按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结果 非专科医生手术9例;手术时机不当8例;指蹼成形术方式不当7例;甲廓成形不良4例;术后固定及锻炼不当6例。结论 术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选择适宜的指蹼、指端成形术;术中注意血管、神经变异;术后固定牢靠,锻炼得当,先天性并指手术后并发症会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注射Wistar雄性大鼠5个月,建立衰老模型。对致衰老模型组、大豆异黄酮组肝脏、心脏和前列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低、中、高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灌喂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各脏器MDA含量(μmol/L)(心脏:6.95±0.93,5.62±1.12,4.35±1.12比8.02±1.11;肝脏:8.15±0.85,6.47±1.20,5.15±1.12比9.35±1.35;前列腺:7.15±0.92,5.58±1.15,4.23±1.25比8.33±1.24)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酶活性(nmol/L)(心脏:47.32±3.08,55.18±4.28,61.20±3.68比32.25±3.70;肝脏:181.21±5.06,190.15±7.06,197.20±5.70比172.13±5.12;前列腺:41.56±3.01,46.07±4.21,50.15±3.35比33.74±3.05)和GSH-Px酶活性(nmol/L)(心脏:9.05±0.96,11.11±2.45,13.13±1.46比7.13±1.51;肝脏:9.02±1.05,11.50±2.23,13.62±1.92比6.98±1.60;前列腺:4.35±0.85,6.13±1.02,7.47±1.55比3.12±1.06)有升高,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豆异黄酮摄入量越高,MDA含量越低,而SOD、GSH-Px酶活性越高。结论:摄入适量大豆异黄酮可有效增强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