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目的 对某医院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陀螺刀机房放射防护、陀螺刀自身放射防护等进行现场测量。结果 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进行估算,并对该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论 该陀螺刀项目的总体屏蔽可行,正常工作状况下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职业照射年剂量和公众接受的公众照射的年剂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比较野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aFGF)和其核转位序列 (NLS) 敲除后的重组aFGF(raFGF)对新生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raFGF的有丝分裂活性及其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实验用Wistar新生大鼠,观察waFGF、raFGF和suramin对其体重、外观、存活率和睁眼时间的影响。 结果:体重时程的变化表明,suramin+raFGF组大鼠在生后16 d内体重明显低于suramin+waFGF组,但两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且明显高于suramin组。suramin组和suramin+raFGF组幼鼠背部有皮屑现象, 出现不同程度的角弓反张症状。suramin组幼鼠生后均未睁眼,在16 d内全部死亡;而正常组幼鼠、空白对照、suramin+waFGF和suramin+raFGF组幼鼠分别在出生后14、14、19和22 d睁眼,21 d其存活率分别为99.3%、87.6%、66 .7%和20.0%,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suramin作为aFGF的抑制剂,可抑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外源waFGF反转,但raFGF作用较弱。提示,aFGF经过基因敲除核转位序列后,对新生大鼠发育影响较小,可能与其促细胞分裂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提高放射治疗的剂量控制水平,加强放射治疗中的质量保证。方法 在30cm×30cm×30cm的有机玻璃水模中、TLD距水表面10cm、源到水表面距离(SSD)为正常治疗距离、水面上的照射野为10cm×10cm的条件下给予接近2Gy的吸收剂量照射TLD。由IAEA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并计算出相对偏差,相对偏差 ≤ ±5%为合格。结果 46台放射治疗机的相对偏差范围值为-10.7%~3.6%,总的合格率为95.7%。加速器的合格率高于钴机。结论 江苏省放射治疗机输出量的合格率高于以往其他省的比对结果,与各单位配备有合格的专(兼)职的物理师和坚持放射治疗设备的年度监测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使用阱式电离室对江苏省部分近距离治疗机192Ir源有效活度开展检测,并使用2台阱式电离室开展比对工作.方法 制定计划,将施源器与阱式电离室相连,步进寻找源的最佳驻留位置,根据<后装γ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262-2006计算源有效活度偏差.结果 10台近距离治疗机192Ir源有效活度偏差均在±3%以内,根据比对PTW33004型阱式电离室的仪器响应为0.996.结论 近距离治疗机有效活度校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阱型电离室之间的比对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 朔源,需要加强检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及免冲洗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TPV)、危及器官(OAR)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方法。方法选择8台医用直线加速器(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专用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勾画PTV,OAR的处方剂量,计算相应的监督单位(MU),能量6 MV X射线束,对模体实施调强放疗(IMRT)照射。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对于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TLD测量剂量值与TPS计划剂量值的相对偏差为±7.0%。靶体积结果表明,8台加速器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值的相对偏差为0.6%~5.9%,符合要求。危及器官结果表明,8台加速器的TLD测量值与TPS计划值相对偏差为-0.6%~7.0%,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3%通过率为90%。8台加速器的胶片测量与TPS计划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为90.2%~100.0%,符合要求。结论用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验证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危及器官和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方法可行,可推广大范围运用到质量核查中,也可用于医院内部核查。  相似文献   
126.
脑瘫儿童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儿童(脑瘫)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应用《脑瘫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对135例脑瘫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脑瘫睡眠障碍发生率71.11%,其中入睡困难50%,频繁夜醒45.85%,睡眠节律紊乱30.21%,夜间出现睡眠摇头,手或四肢抽动20.83%,严重磨牙7.35%,鼾症16.67%.影响脑瘫睡眠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紧张因素,睡前功能训练超过1.5 h,抚养人夜间对患儿出现睡眠障碍采取不良反应,母亲职业,紧张性姿势反射存在,睡眠前需要安慰,癫痫。 【结论】 脑瘫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消除家庭紧张因素,指导家长适当的养育方式,加强疾病本身的治疗对减少脑瘫睡眠障碍,提高脑瘫生命质量,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超声波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1次/d,20min/次,治疗20d。治疗前后两组均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为(11.42±5.64)分,对照组为(14.73±6.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105,P<0.05)。Barthel指数治疗组治疗后为(56.72±13.68)分,高于对照组(53.22±13.9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75,P<0.05)。血液流变学两组均有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调查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方法以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的子项目"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启动调查,根据调查内容设计统一电子调查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与回收,对江苏省2020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113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86家,二级医院23家,一级医院2家,未评级医院2家,苏北地区医院数量最多。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2 033人,其中医学物理师319人,占比为15.69%,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放射治疗设备195台,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153台,后装机31台,γ刀和60Co治疗机分别为9台与2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数量1.80台,高于2018年全国1.45台的水平。放疗年治疗人数为92 441人,年治疗频度为1.090例/千人口,低于国际上I类医疗保健水平地区。结论江苏省放射治疗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可能仍不能完全满足现有患者的医疗需求,且离I类医疗保健水平地区还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调查医疗机构相关从业人员对GBZ/T 201.3—2014《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的了解情况以及该标准实施、应用情况并收集相关的问题和建议,为该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就该标准知晓性情况、培训情况、应用情况、修订建议等内容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从事γ射线源放射治疗设备生产、使用和机房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合称医疗机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问卷并建立专用Excel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名相关从业人员填写了问卷。选择“了解”和“非常了解”该标准的调查对象占75.4%;参加过该标准培训的调查对象仅占42.86%;45.24%和54.7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充分满足”或“基本满足”γ源设备防护检测和屏蔽设计需要;提示该标准在应用人群中评价较高,适用性较强;但同时该标准在相关从业人员中知晓情况不甚理想,培训覆盖率较低,应用频率不高。结论 该标准总体满足现阶段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防护屏蔽设计需要,但仍有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应用现状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