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85篇 |
免费 | 1274篇 |
国内免费 | 7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6篇 |
儿科学 | 243篇 |
妇产科学 | 107篇 |
基础医学 | 1076篇 |
口腔科学 | 183篇 |
临床医学 | 3304篇 |
内科学 | 1765篇 |
皮肤病学 | 113篇 |
神经病学 | 465篇 |
特种医学 | 84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999篇 |
综合类 | 6909篇 |
预防医学 | 2816篇 |
眼科学 | 164篇 |
药学 | 2555篇 |
51篇 | |
中国医学 | 2885篇 |
肿瘤学 | 6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2篇 |
2023年 | 634篇 |
2022年 | 697篇 |
2021年 | 795篇 |
2020年 | 591篇 |
2019年 | 562篇 |
2018年 | 662篇 |
2017年 | 352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508篇 |
2014年 | 1328篇 |
2013年 | 1110篇 |
2012年 | 1194篇 |
2011年 | 1277篇 |
2010年 | 1192篇 |
2009年 | 1114篇 |
2008年 | 1098篇 |
2007年 | 1158篇 |
2006年 | 1187篇 |
2005年 | 1118篇 |
2004年 | 948篇 |
2003年 | 920篇 |
2002年 | 765篇 |
2001年 | 687篇 |
2000年 | 674篇 |
1999年 | 598篇 |
1998年 | 595篇 |
1997年 | 579篇 |
1996年 | 581篇 |
1995年 | 477篇 |
1994年 | 463篇 |
1993年 | 328篇 |
1992年 | 257篇 |
1991年 | 245篇 |
1990年 | 188篇 |
1989年 | 166篇 |
1988年 | 117篇 |
1987年 | 107篇 |
1986年 | 83篇 |
1985年 | 65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47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31篇 |
1979年 | 18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提出职业紧张是护士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过度的职业紧张因素持续存在会对工作能力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就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系统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紧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不同扩大标准的供体肝脏在成人肝脏移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施行肝脏移植126例,其中接受标准供体肝移植74例,接受了扩大标准供体52例.根据所含风险因素的不同,将扩大标准的供体分为E1组(含1~2个风险因素)35例、E2组(含3个以上风险因素)17例.与接受标准供体的74例患者相比较,分析52例接受扩大标准供体的受体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结果 同标准供体组相比较接受扩大标准供体组受体术后半年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2.55,3.64,均P>0.05).但接受标准供体组受体2年生存率优于接受扩大标准供体组受体(x2 =4.9,P<0.05).同标准供体组相比,接受E1组扩大标准供体组受体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0.85,0.45,0.23,均P>0.05).E2组受体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均低于接受标准供体肝脏的受体(分别x2=3.91,8.67,11.34,均P<0.05).MELD评分<20的患者接受E2组供体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与MELD评分>20的患者接受E1组供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0.16,0.16,0.07,均P<0.05).供肝冷缺血时间>12h是影响受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所含风险因素较少的情况下,扩大标准的供体肝脏或者MELD评分<20的受体是可以应用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者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7例为胫骨远端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1例为跟腱后侧慢性溃疡伴骨髓炎,4例为跟骨外侧软组织缺损伴骨髓炎及内固定物外露.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 cm×2 cm~13 cm×9 cm,骨缺损范围为3.0 cm ×3.0 cm ×3.0 cm~6.0 cm ×3.0 cm×4.0 cm.所有患者应用腓骨短肌肌瓣填充骨髓炎清创后形成的无效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切取皮瓣大小为5 cm×3 cm~14cm×10cm,肌瓣大小为11 cm ×3 cm~16 cm×4 cm.供瓣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 结果 11例皮瓣、肌瓣成活良好,创面均一次性愈合.1例皮瓣及肌瓣远端坏死,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肌皮瓣修复后愈合.随访6~ 24个月,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患者未复发骨髓炎. 结论 联合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能有效治疗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为13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由于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12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50~270min,平均(195.9±24.4)min;术中出血量150—1000ml。平均(346.1±112.2)ml;术后住院5—9d,平均(6.3±0.6)d。2例由于术后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腹腔出血非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胰漏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近期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确定等优点。术前认真选择患者,固定手术组人员,根据术者经验灵活处理各种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36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内造口组和腹膜外造口组,每组18例。术后随访4~16(中位7)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膜外造口组1例患者因乙状结肠近端拖出后肠壁血供障碍而改行腹膜内造口,故后续的分析中予以剔除。腹膜外造口组手术时间[(25.3±8.5)min]稍长于腹膜内造口组[(14.7±6.4)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早期(4周以内)出现造口缺血,均行造口重建手术;腹膜外造口组术后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内造口组[35.3%(6/17)比0,P〈O.05];两组术后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10/17)比27.8%(5/18),P〉O.05]。腹膜外造口组后期(超过4周)未出现并发症;腹膜内造口组出现1例造口脱垂、1例造口狭窄和2例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操作并不比腹膜内造口复杂。且其后期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腹膜内造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优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配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实施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36例.对手术配合流程进行再造,对流程再造前后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开台时间采用1检验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流程再造后,开台时间与流程再造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较再造前提高(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配合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7.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因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方法1986年2月~2004年11月,对24例因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20例。年龄33~59岁,平均47岁。双侧8例,单侧16例。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跛行。根据Hartofilakidis分类方法,半脱位2髋,低位脱位21髋,高位脱位9髋,术前Harris评分分别为56.70±2.75、36.09±4.16及29.45±2.16分。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4个月。半脱位、低位脱位及高位脱位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93.10±2.10、92.73±3.20及88.09±3.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侧下肢轻度跛行,均无疼痛,可以长距离行走。X线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佳,无明显松动及下沉。结论加深髋臼、内移髋关节活动中心及改进植骨方法,是增加人工臼稳定性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999.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考察不同分化程度的骨组织细胞对流体刺激的生物反应。[方法]利用平行板流体刺激小室系统对以成骨分化诱导液诱导的不同分化程度类成骨细胞MC3T3-E1进行2 h流体刺激,剪切力为0.0 462 mN.s/cm2,24 h后收集样本,进行双链DNA和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流体刺激24 h后,非诱导分化组ALP活性无明显变化,诱导分化4 d组ALP活性明显升高,诱导分化9 d组ALP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类成骨细胞对流体刺激的反应不同,对骨的生长与重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