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4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091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1758篇
预防医学   686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813篇
  13篇
中国医学   708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和临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有9例(23.7%)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2.6)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T2 DM)高滤过状态之间关系.方法 选取T2 DM病人116例.完善问卷调查基线资料,并行血清铁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核素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GFR为因变量,矫正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后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正常滤过率组(90 mL·min-1·1.73 m-2≤GFR≤130 mL·min-1·1.73 m-2)和高滤过率组(GFR>130 mL·min-1·1.73 m-2).结果 (1)入组的T2DM病人116例,年龄(57.52±12.81)岁,其中男52例、女64例.根据人群特点,矫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后,有67例57.8%(男性32例)被定义为高滤过组,平均GFR130.0(125.7~356.8)mL·min-1·1.73 m-2.高滤过组铁蛋白显著高于正常滤过率组.(2)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核素GFR呈正相关(r=0.54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体质量指数后,血清铁蛋白浓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OR值分别是1.07(1.03~1.12)、1.77(1.14~2.78)和1.98(1.09~3.62)(均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T2 DM病人高滤过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预测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6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对照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各8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可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建立丹参素冰片酯脂肪乳注射液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甲酸水(42︰5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试验结果表明,HPLC法检测主峰与杂质峰有较好的分离度,且重复性较好;丹参素冰片酯的浓度在5~6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2%(n=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丹参素冰片酯脂肪乳注射液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115.
败酱草多糖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败酱草多糖(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经提取、沉淀、离心、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层析后,得败酱草抗病毒多糖AP4.通过细胞培养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对Hela细胞的致病变作用及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 AP4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1.07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7mg/ml,治疗指数(TI)为114;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2.087 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385 mg/ml,治疗指数(TI)为54.结论: 败酱草抗病毒有效部位AP4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青风藤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指数(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借助DRAR-CPI分子对接服务器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调查副黏病毒Tianjin株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方法:用纯化的重组HN片段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兔抗Tianjin株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单抗G7G7E7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0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G7H4D3、G7D9G3和G7G7E7。3株单克隆抗体与副黏病毒Tianjin株有较高结合活性,与甲、乙型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NDV),人副流感病毒(hPIV)1型、3型、肺炎支原体均无交叉反应性。ELISA相加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3株单抗识别相同或相近表位区域,识别的表位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处于免疫优势地位。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1.92%(2/104)。结论:与RT-PCR和间接ELISA法比较,双抗体夹心ELISA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适于临床检测使用。副黏病毒Tianjin株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8.
肾上腺是各种恶性肿瘤远处脏器转移常见部位之一,本文总结了61例首先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肾上腺转移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均为我院2005-2008年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30-75岁,平均52.5岁。原发性肺癌47例,乳腺癌9例,肾癌3例,食管癌1例,扁桃体癌1例。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建立UPLC-Q-TOF/MS同时测定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天麻素、京尼平苷酸、松脂醇二葡萄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蛇床子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色谱柱为CORTECSTM C18柱(4.6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质量扫描范围为50~1 200 Da。结果 5种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7 4),平均回收率在99.533%~107.525%,RSD ≤ 2.56%。结论 应用UPLC-Q-TOF/MS法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化疗癌症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癌症患儿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癌症患儿50例,并按照癌症类型、分期和年龄进行配对,根据其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治疗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间共5周。干预前后,采用Frankl依从量表(Frankl compliance scale,FCS)、Houpt行为量表(Houpt behavior scale,HBS)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ontent,PBLC)评估其治疗依从性及免疫功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3.20±0.40)、NK细胞含量(natural kill cell,NKC;20.36±1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2.72±0.61)及NK细胞含量(16.68±8.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依从性=3.256,P=0.002;t NK细胞含量=2.356,P=0.024)。T淋巴细胞含量较干预前明显增加(72.26±11.34 vs. 76.33±11.07;t=2.460,P=0.021),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在治疗依从性及淋巴细胞含量上并无明显差异(均P >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纠正患儿对患癌事件的歪曲认知,可以增强治疗依从性,对提高免疫调节能力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