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1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8篇 |
内科学 | 2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73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科学 | 115篇 |
综合类 | 208篇 |
预防医学 | 6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3篇 |
中国医学 | 46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Wistar大鼠晚期阶段C6脑胶质瘤模型并研究其MR成像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2只Wistar大鼠分成实验组17只,对照组5只.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对照组大鼠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液.接种后3~4周对相应大鼠进行磁共振扫描和病理观察.结果 15只肿瘤细胞接种大鼠和1只于15 d死亡大鼠在随后病理检查中证实有肿瘤形成,接种成功率100%.对照组大鼠均存活,未见肿瘤形成.磁共振扫描显示大鼠C6胶质瘤为长T1 、长T2 信号,T2Flair像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呈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T13DIRFSPGR序列立体地显示了肿瘤大小、毗邻和内部结构等信息.术后经病理证实肿瘤细胞接种后3~4周存在瘤周水肿和/或肿瘤细胞浸润.结论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稳定可靠,磁共振检查可以准确地定位瘤体和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69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小鼠小肠隐凹素-4mRNA表达的变化,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胰腺炎时肠细菌移位机制。方法将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9h模型组、18h模型组和对照组,两模型组腹腔注射雨蛙素(Cn)每次250μg/kg,连续4次,每次间隔1h,内毒素(LPS)10mg/kg(与最后一次Cn共同注射)。分别于注射后9、18h处死。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注射后18h处死。取血送淀粉酶检查,取胰腺送病理检查。用RT-PCR法测定末端回肠隐凹素-4mRNA表达。结果Cn加LPS腹腔注射成功诱导了小鼠AEP,胰腺病理损害以首次注射后18h最明显,注射后9h隐凹素-4mRNA表达轻微下调,18h下调更明显。结论小肠隐凹素-4的获得性缺陷可能是胰腺炎时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93.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13%。因肿椎管内肿瘤毗邻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现对我院1996年8月至2005年2月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的椎管内肿瘤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94.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方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高、中、低三种剂量(42.0g/kg,21.0g/kg,10.5g/kg)的抗纤软肝方水提液进行干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进行对照,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胺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秋水仙碱组(P〈0.05)。抗纤软肝方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肝组织SOD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抗纤软肝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纤软肝方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95.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及其它血脂成份、血压、心电图等进行了监测,并与5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蛋白(a)为(363±101)mg/L,对照组为(226±94)mg/L,两者差异显著(P<0.05).血清脂蛋白(a)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等无相关性.脑梗死组的血压、心电图等监测结果均有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高脂蛋白(a)血症是引起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6.
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112例患者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检查凝血常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按照患者伤情和预后不同对比凝血指标差异.结果 (1)根据GCS评分分组,TT在GCS≤5分组比GCS6~8分(P0.05)、GCS 9~12分(P<0.001)两组都高,FBG在GCS≤5分组较后两组降低(P<0.001);(2)根据GOS评分分组,GOS 1分组TT值比GOS2、3、4、5分组延长(P<0.01),FBG在GOS 1分组较GOS2、3、4、5分组明显降低(P<0.001);(3)有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比无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PT、APTT值延长(P<0.05),Fbg降低(P(0.05);(4)存在外伤性脑梗死比无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PT、APTT值缩短,Fbg值降低(P<0.001);(5)D-二聚体:GCS评分越低,D-二聚体阳性率(0.5 ?g/ml)越高(P<0.001),GOS评分预后不良(1~3分)D-二聚体阳性率比预后良好(4~5分)组高(P<0.001),有继发性血肿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继发性血肿者高(P<0.001);有外伤性脑梗死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外伤性脑梗死者低(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这种凝血异常与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有关,也与伤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D-二聚体比凝血常规项目更能敏感地反应出这种凝血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97.
目的 观察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首次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集并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凝血常规检查结果 .根据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有否发生继发血肿、有否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及GOS评分(格拉斯哥结果 评分)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采用SPS11.5软件,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 PT(疑血酶原时间)在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和有无外伤性脑梗塞两种比较时差异显著,APIT(活化部分疑血活酶时间)在有无外伤性脑梗塞比较时差异显著,TT(疑血酶时间)在GC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显著,Fbg(纤维蛋白原)在GCS评分和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两种情况比较时差异显著:TT值在GOS评分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GOS2分、3分、4分、5分组比GOS1分组TT时间短,差异显著;与COS1分组比较,GOS2分、3分、4分、5分组Fbg值明显偏高,差异显著.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24h内凝血常规指标与颅脑损伤的伤情、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关联,因此需进行动态监测出凝血指标,以期能更及时地掌握患者的凝血状况,除此以外还需要进行更具有特异性凝血纤溶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698.
目的初步探讨胸腹腔食管癌切除术中,建立人工气胸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本院在人工气胸条件下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双腔气管插管60例、单腔气管插管20例。在充气流速3 L/min、维持胸内压6~8 mmHg的条件下,监测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其在CO2充气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胸后,患者的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基本没有变化,气道压、PetCO2及CO2分压(PC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气pH值下降,停止充气后,检测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腹腔食管癌切除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后仅1例患者由于误吸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中,在充气流速3 L/min、胸内压维持6~8 mmHg,采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胸条件下,其增加显露且安全、有效。与双腔插管相比,单腔插管建立人工气胸对患者的呼吸影响更小,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99.
700.
目的建立基于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的女贞子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以精确全面地评价女贞子饮片质量。方法采用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法表征女贞子药材的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红景天苷、酪醇、特女贞苷、槲皮素的含量及环烯醚萜类(以特女贞苷表征)、黄酮类(以槲皮素表征)的含量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4批女贞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S10为基准,女贞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含有酚类特征共有峰11个,其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特征峰2个、环烯醚萜类成分特征峰5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4个,14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1个特征峰。样品S14、S12、S5、S8、S9、S6、S11中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样品S14、S12、S5、S8、S9与基准样品S10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样品S5、S8、S9、S12、S14质量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特征图谱的质与量及其关联性的系统表征所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女贞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评价模式,关注了女贞子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够有效精准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