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时间特点以指导防治。方法:采集患者具体发病日期及其对应节气以及患者在24h内发病时间点及对应12时辰。结果:24节气秋分20例(7%),寒露19例(6.6%),立冬16例(5.6%),大雪15例(5.2%),大寒13例(4.5%),从立秋至大寒之间与立春至处暑比较,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十二天干:巳时33例(14.2%),申时29例(12.4%),辰时26例(11.2%),酉时24例(10.3%)最低为寅时5例(2.1%),与12经脉子午流注图对应发现发病率最高的两个时辰分别对应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结论:风、寒、燥邪可以导致aSAH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可考虑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aSAH。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栓塞达100%126例(93%);栓塞达90%以上8例(6%);栓塞达90%以下l例(0.7%)。全组手术死亡4例(3%);术中出血4例,载瘤动脉痉挛3例,脑梗塞1例,GDC外逸1例。本组有15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63.
点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在广大农村进行了一次亘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将逐步为无力承担疾病风险的9亿农民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7月起,不到1年时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如星星之火,已经在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310个县(市)土地上点燃。其步子之大、覆盖面之广、工作之扎实稳健和农民回报之丰厚是令人欣慰的。但细细盘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时,我们会发现,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缺憾,在积累经验的同进也有不少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对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以G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0例,95%栓塞18例,90%栓塞1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微弹簧圈逸出载瘤动脉1例。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注意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组)26例,开颅手术夹闭(开颅夹闭组)20例;总结动脉瘤影像学特征,分析手术方式对治疗结果、临床预后、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的影响。结果血管内治疗组:完全栓塞20例,近全栓塞6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23例,1~3分3例;发生手术并发症14例。开颅夹闭组:完全夹闭18例,近全夹闭2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16例,1~3分4例;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36例随访6~24个月,均行DSA复查,动脉瘤复发3例(8.3%),均行二次栓塞并获得完全栓塞。与开颅夹闭组比较,血管内治疗组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弹簧圈栓塞为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动脉瘤偏小的宽颈动脉瘤可球囊辅助栓塞,偏大型动脉瘤趋向选择开颅夹闭术。新型solitaire-AB型支架可用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大型或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6.
祖国医学中的哮喘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的病人,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在北方地区,哮喘病较为多见,易反复发作,时间不规律,一般冬季为频发季节。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5-08-01至2008-07-31连续3年共1337例出院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www.clinicaltrias.gov注册ID号:NCT00966316),收集可能与患者病情相关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急性脑梗死1个月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37例患者中,好转1023人,未好转314人,共收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34个(涉及人口学特征、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和并发症),经单因素分析初步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共7个,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筛选出2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进展性卒中(OR=0.20,95%CI 0.12~0.33)和泌尿系感染(OR=0.38,95%CI 0.22~0.66)。结论积极防治进展性卒中和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新型自膨式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脑病三科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采用Solitaire ab型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12例(13个动脉瘤),其中支架辅助弹簧罔栓塞动脉瘤10例,单纯支架置入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共置入支架14枚,所有支架均成功放置,无回收或重新定位,1例患者弹簧圈部分脱入载瘤动脉,其余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完全填塞8例,近全填塞1例,部分填塞3例;痊愈9例,好转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Solitaire ab 型支架用于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72岁,因突发失语、右侧肢体乏力24h,于2010年7月7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25h(2010年7月6日)19:00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意识丧失.自服安宫牛黄丸后,言语稍好转,晨起家属觉患者意识不清,嗜睡,完全不能言语,无法对答,右侧肢体无力,需家人搀扶下站立,而来广东省中医院求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血压160/95 mm Hg(1 mm Hg=0.133 kP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11分,意识水平清楚,完全混合性失语,高级智能查体不能配合,不能配合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灵敏,双侧眼球向左侧凝视,不能矫正.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的空间结构,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初步探讨其在cAVM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9例cAVM患者栓塞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中6例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灌注铸型,理解并提出"供血单元"的概念,并应用其指导10例Spetzler-Martin II~III级cAVM患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其临床指导价值.结果 cAVM空间构筑学极其复杂,但无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数量如何,均存在一个或数个供血动脉"集中供血区域";这些区域是cAVM的基本组成单位.1次NBCA或Glubran胶注射主要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Onyx可在数个区域内弥散.10例血管内治疗的患者1次性治疗治愈率3/10,1次治疗选择靶血管条数1.7条.术后1例患者发生短暂性肢体偏瘫,其余病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我们将这些"集中供血区域"称之为"供血单元",它是cAVM基本组成单位.在cAVM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可根据"供血单元"的多少以及相互间的沟通情况选择相应的栓塞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