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郭学彬  潘桦  李贤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2):156-156,158
目的探讨3种不同试剂以不同温度储存后对受检者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选用20例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使用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仪,将3种不同厂家的APTT试剂经25℃孵箱存放、4℃冰箱冷藏和-7℃冻存2 d后测试同一组标本中APTT的值。结果Dade Behring试剂及中太试剂在3种不同的储存方式下所测APT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F=0.126、1.758,P>0.05)。太平洋试剂在3种不同储存方式下所测APTT值差异有显著意义(F=4.946,P<0.05);其中-7℃冻存方式下所测受检者血浆APTT的值与其他两种方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78、3.92,P<0.05)。结论试剂在2~6℃冰箱内保存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简称为鼾症,是一种病态睡眠性疾病。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30%的高血压患者有OSAS,45%-50%的OSAS患者有高血压^[1-2],白天无高血压的OSAS患者夜间可出现血压增高。OSAS患者血压增高与睡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睡眠结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抗凝管储藏时间、抽血顺序、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等非标本因素对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储藏0、0.5和1年的抗凝管按抽血先后顺序保存门诊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离心,在室温(19℃)和4℃冰箱条件下放置0~36 h,检测APTT值.结果使用过期抗凝管(储藏1年)与使用保质期内抗凝管(储藏0年和0.5年)相比,所测得APTT值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1). 抽血先后顺序对APTT值影响不大(P>0.05).在室温下(19℃)标本放置36 h APTT开始升高(P<0.05),4℃冰箱内冷藏24 h APTT开始升高(P<0.05).结论为保证APT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宜选用保质期内的抗凝管保存标本,标本放置时间不宜过久.  相似文献   
26.
狼疮性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中医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贤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53-453
狼疮性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中医治疗李贤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玉林537000)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而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临床上可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或呈典...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脑代谢活化剂,抗血小板聚集及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医益肾活血化痰法治疗,1个月为1疗程,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明显优于对照(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一、关于对军队进行健康管理的认识 1.健康管理的概念:根据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定义的健康标准,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人群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过程,就是健康管理。也就是为促进身体健康,每个人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生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芙岩  杨佳颖  王志刚  李贤煜  陈鹏  杨洪军  郭娜 《中草药》2022,53(14):4512-452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30.
MNA、MNA-SF在老年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营养评价法(MNA)是一种专门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方法,2001年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简便的营养评价精法(MNA-SF)。本研究应用MNA、MNA-SF对82例老年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NA、MNA-SF有助于检测出有营养不良危险的老年人并及早进行营养干预。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7年4月-2007年7月解放军第181医院干部病房60岁以上老年患者82例,年龄78.33±6.28岁。低龄老年患者(60~79岁)47例,高龄老年患者(≥80岁)35例。患病数目2~22种,平均8.4种,无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轻、中、重患者分别为21、39、22例。1.2方法1.2.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