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5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487篇
综合类   698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221篇
  6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95%CI:1.87~43.22,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微波治疗设备的原理和分类,阐述了微波治疗设备的结构和隔离要求,分析了微波治疗设备分别采用磁控管、固态微波源作为微波能量源的情况下隔离设计的区别及隔离要求,并比较了不同隔离设计的优缺点,可为企业技术人员设计隔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付晖  李立 《贵州医药》2007,31(8):751-751
龋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而乳牙早期龋的预防又是WHO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有关龋病预防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84.
<正>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联合CRRT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脓毒症作为一类感染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当患者发病后,遵循自身病理过程及规律,疾病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当前临床常见及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急性肾损伤,当前研究指出,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死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足底压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石家庄市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性44例(太极拳组)和长期无体育运动的老年男性51例(普通组)进行测试。结果:两组老年人左足峰力值/体重比较,除第2—5趾骨、足跟外侧的8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除足跟外侧的9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多数区域大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达峰力值时间左、右足分别比较,各区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各区域早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左足各区域负荷率比较,除第2—5趾骨的9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除第1趾骨、第1跖骨的8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普遍大于普通组;两组老年人左足各区域冲量比较,除第3、4跖骨、足弓外的7个区域有显著性意义(P0.05),右足比较,各区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太极拳组足跟冲量大于普通组,前脚掌内侧冲量小于普通组;太极拳组老年人平衡能力显著好于普通组老年人(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老年人肌肉力量水平得到发展,提升老年人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使得老年人足底区域峰力值、达峰力值时间、负荷率数值接近于青年人,平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该畸形处易并发动脉瘤的原因。方法结合DSA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1例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此例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符合血管分叉处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同时具有双支合并入流的特点。结论CFD数值模拟能直观地的反映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椎基动脉开窗畸形处易于并发动脉瘤与其特殊血管分叉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7.
线粒体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涛  李立萍  张建新 《河北医药》2007,29(4):367-369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后,出现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肺水肿和肺不张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肺部炎症与通透性增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1].  相似文献   
88.
通过比较加拿大棘球绦虫不同基因型的线粒体基因组,尤其是其中的cox1和nad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性,了解加拿大棘球绦虫各基因型的分子遗传标记特征与变异情况,阐明加拿大棘球绦虫基因型在棘球属中的分类地位、命名和进化关系。另外,本文通过对加拿大棘球绦虫各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或资料,并为棘球蚴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预警预报和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为大鼠迷走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双侧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用数显卡尺测量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锁骨上平面”、“入膈肌平面”的相对距离,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各平面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直径。 结果 在颈部,迷走神经直径为(0.3284±0.0247)mm,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64)mm,二者的相对距离很接近,无论是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还是“锁骨上平面”,平均都不超过2.5 mm;在“入膈肌平面”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6)mm,膈神经直径为(0.2794±0.0282)mm,二者的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为(8.71±0.804)mm,右侧为(6.203±0.952) mm。 结论 (1)在颈部,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相差不大,相对距离很接近,二者可直接无张力缝合。(2)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大致相同,相对距离稍远,但将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向上游离一段距离后仍可实现二者的直接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90.
<正>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属于副黏病毒科,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每年约40%~50%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25%的婴幼儿肺炎由RSV感染所致。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特有的儿茶素,含量最高,占茶多酚制品的40%~50%。现代科学研究表明EGCG能显著抗突变、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肝脂和胆固醇的增加,对痢疾、伤寒、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国外文献报道EGCG体外可通过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发挥抗HIV作用,另外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内内涵体或溶酶体酸化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性,但未见报道EGCG抗RSV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