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家族性电紊乱性心脏病高危患者,未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长期预后.方法 13例患者中11例长QT综合征(LQTS)、2例Brugada综合征,均有心脏性晕厥.男性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19)岁.6例(46%)因心跳骤停住院治疗.4例LQTS植入起搏器,平均随访(7±4)年.结果 11例(85%)患者仍然发作晕厥,1例心脏骤停首次入院,5例(39%)心脏骤停再入院,2例LQTS死亡,其中1例(0.8%)猝死.结论 LQTS和Brugada综合征患者一旦出现晕厥,以后会反复发作,如果没有条件接受ICD治疗,其他的药物治疗、医生的密切监控随访、指导患者避免触发因素和针对家属的心肺复苏训练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2.
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研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猝死或心脏骤停仍是目前临床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心脏骤停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导致的。连续的急症监护记录发现,近85%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循环衰竭前数分钟内出现过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1];90%以上的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存活且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者大多来自于这类人群[2]。而这类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电除颤复律,存活率将大大提高。1 心脏复苏成功率与体外电除颤  目前公认的能够有效治疗室颤的方法是及时的电除颤复律。尽管电除颤不是万能的措施,却可以解决在处理心…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掌握云南省各级疾控、医疗机构疟疾防治工作人员对于《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 26345-2010)的知晓情况、使用情况及标准的适用性,从而为该标准的执行和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16个州(市)共192家机构的各级疟疾防治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调查云南省腾冲市和盈江县县级疾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的疟疾防治工作人员。收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知晓与使用情况、标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444份,其中有效问卷428份,问卷有效率为96.4%。知晓《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的比例为86.7%(371/428);知晓途径以教育培训为主,占50.7%(188/371);标准内容中,指标知晓率为65.9%(282/428)。使用频率中,以“偶尔使用”此标准的比例居多,占33.6%(144/428)。使用用途中,将其应用于“疟疾防治常规工作”的比例最高,为59.3%(191/322);应用于“考核达标参考”的比例仅为19.3%(62/322)。标准的适用性评价中,认为该标准完全适用的比例为91.3%(391/428),认为该标准需要修订的比例为8.7%(37/428)。调查对象所在机构均采取了相应措施以促进标准执行。共征集43条标准实施的建议,均为标准配套和支撑条件的建议。结论 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增强《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标准的学习培训与宣贯、提高实施水平,继续巩固并稳步推进其在云南地区的实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 15976-2015)(简称《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标准》的实施。方法根据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对全国流行省份进行分层,每层选取一个省的血防专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访谈,搜集国家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对所获取资料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评价结果。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39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率93.23%。男性217人(58.33%),女性155人(占41.67%),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年龄40.12岁。共调查183家单位,所有被调查者中知晓《标准》的人数占97.04%(361/372),不知晓占(11/372)2.69%。通过相关机构培训知晓《标准》的比例最高,为81.99%(305/372)。掌握情况上,对《标准》内容总的掌握率为67.95%,其中,省级单位血防人员掌握率为75.11%,市级单位为72.80%,县级单位为65.97%。工作中每次都使用该《标准》的占12.09%(45/372),经常使用占49.19%(183/372),偶尔使用占32.53%(121/372),几乎不用占6.18%(23/372);认为《标准》在达标考核认定、常规防治工作、教育培训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别占65.86%、71.77%和43.82%。有13.71%(51/372)的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没有对《标准》的实施采取过相应措施,63.71%(237/372)的单位在《标准》实施后举办过宣传贯彻、培训等活动,平均每年0.91次;62.63%(233/372)的单位派人参加过其他机构组织举办的关于《标准》的宣贯与培训,平均每年1.06人次。被调查者喜欢的宣贯形式分别为专题讲座79.03%(294/372)、微信公众号49.19%(183/372);有66.94%(249/372)认为《标准》完全适用,29.84%(111/372)认为《标准》基本适用,但个别地方需要修订;72.85%(271/372)认为《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好,23.92%(89/372)认为《标准》的可操作性一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现场调研共收集38条有效意见和建议,包含修订配套防治手册、加强培训和宣贯力度、创新宣贯培训方式等。《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文件,规划等并无冲突,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标准》在我国血防工作中发挥了引领和指导作用,关于《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 (IR)对子代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 IR患者及其直系第一代子女与健康老年人及其直系第一代子女各 33例 ,分别检测血压、体重指数 (BMI)、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尿酸(UA )、纤维蛋白原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结果 :高血压 IR老年人及其子女组与健康老年人及其子女组对比 ,空腹胰岛素 (In S)、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IAI、IRI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BMI、空腹血糖 (SG)、UA、餐后 2 h血糖 (SG2 )、餐后 2 h胰岛素 (In S2 )、In S/ SG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 C肽 (CP)、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纤维蛋白原 (Fg)两者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 IR患者子代存在 IR现象 ,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经确诊的RA患者100例,疑似RA病例60例,对照组经确诊为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20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每组病例中的抗AKA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用魏氏法检测ESR,并对各个诊断指标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抗AKA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RF及ESR 5种检测指标在RA组中的检出率依次为64.0%、75.0%、44.0%、84.0%和51.0%,5项并联后的检出率(灵敏度)为97.0%,串联后的检测特异度为89.2%;在RA疑似组中5种检测指标的检出率依次为16.7%、31.7%、13.3%、20.0%、15.0%;在对照组中5种检测指标的检出率依次为0.8%、2.5%、1.7%、0.8%和5.8%,5种指标在RA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疑似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疑似RA组和对照组相比5种指标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项并联检测的灵敏度为97.0%,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P0.05),5项串联检测的特异度最高达到100.0%,也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特异度(P0.05),并联检测的漏诊率最低,阴性预测值最高,串联检测的误诊率最低,阳性预测值最高,并联检测的约登指数最大。结论抗CCP抗体和RF单独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5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更好地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大大地提高诊断效率,从而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学术影响力,为科技管理部门了解本所的科研发展动向,制定科研政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方法以SCIE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科技论文为基础数据,对本所2011-2015年发表论文的产出、被引频次、h值、资助来源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本所学术影响力。结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5年间共发表论文316篇,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发文类型以论文居多;总被引次数为1 641次,篇均引用次数为5.19,h值为17;发表期刊多以国外专业期刊为主,影响因子在1.194~6.751之间;资助来源以国内居多;同美国和瑞士的国际间合作较为密切;在寄生虫学和热带医学2个学科领域中,本所在国内和亚洲处于领先水平。结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论文发表质量较高;在专业学科领域中,本所同世界排名前列的研究机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8.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较少见,近年来未见报道。临床上多呈无休止状态,药物治疗效果差,且在心电图上与持续性交界性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等难于鉴别。本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明确,并行射...  相似文献   
99.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复极离散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记录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单相动作电位 (MAP) ,分析心房复极离散度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 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无自发房颤病史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各 1 5例 ,均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 /或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两根 MAP电极于右心房共取 4~ 1 0个不同部位进行同步的窦性心律基础刺激 (S1)及期前刺激 S2 时的 MAP记录。测量、计算心房复极离散度(RTd)及动作电位时限和局部冲动时间的离散度 (APDd、ATd)。 结果 窦性心律时房颤组最大 RTd显著大于对照组 (1 2 3 .69± 54.67) ms比 (64 .2 5± 2 3 .2 9) ms,(P<0 .0 1 )。其差异主要来源于 APDd(1 1 5.0 0± 4 6.90 ) ms比 (57.56± 3 3 .57) ms,(P<0 .0 1 ) ,ATd差异无显著性。随 S1、S2 的加入 ,各组局部激动时间和离散度逐渐增大 ,而动作电位时限逐渐缩短 ,且房颤组的这种改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在S1时无房颤发生 ,加入期前刺激时 ,大多数房颤组患者均多次诱发出短阵房颤。其诱发率及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MAP记录技术是临床观察、分析心房复极离散度及其在阵发性房颤中的作用的较佳方法。心房复极离散度的增加是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因素。期前刺激时动作电位时限的缩短和离散以及传导障碍在  相似文献   
100.
胃黏膜癌前病变是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在内的一组病变。目前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早期诊断和内镜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光学活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内镜技术,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为代表,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实时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腺体及血管等显微结构,获取类似病理组织学的显微内镜图像,为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