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小肠分泌液sIgA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并分别在8、12周末处死每组大鼠各8只,测定大鼠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和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水平,测定小肠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并测定大鼠血清中TG、TC、ALT、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8、12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TC、ALT、AST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分别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8周末时模型组大鼠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12周末大鼠NASH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并且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与小肠分泌液中sIgA水平呈负相关(r=-0.873,P〈0.05)。8、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小肠分泌液中sIgA明显降低,说明肠道免疫屏障受损,并且可能与肠道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破裂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1年1月一2009年12月收治的12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破裂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1~58岁,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9例窄颈动脉瘤行直接栓塞,3例宽颈动脉瘤利用支架辅助栓塞.8例完全栓塞,4例部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利用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或结合螺旋圈栓塞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或扩张的方法,解除其对周围神经的动脉搏动性压迫,而达到经血管内进行神经减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瘤、瘤样扩张或动脉纡曲患者11例,接受经股动脉途径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8例(单支架6例,双支架2例),支架结合螺旋圈栓塞3例。术后继续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结果 11例患者(13枚)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lon angiography,DSA)复查,3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缩小,3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基本消失。术后头痛症状全部消失,2例饮水呛咳症状消除。本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4-20个月,均无头痛及饮水呛咳等症状发作。6例行多普勒超声复查,均显示支架内通畅。4例夹层动脉瘤行DSA复查,3例动脉瘤消失,1例动脉瘤明显缩小,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经血管内支架置入式的血管内神经减压治疗因动脉搏动性挤压后颅凹神经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将CH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同时将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RDW。结果观察组NT-proBNP和RDW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NT-proBNP及RDW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加。NT-proBNP和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r=0.51,P均<0.01)。结论 NT-proBNP和RDW与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在西藏高原地区利用新型颅内专用支架Enterprise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的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6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根据动脉瘤的特点实施个性化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行支架辅助铂金弹簧圈栓塞术,1例行单纯支架贴敷术。结果 6例中完全栓塞4例,次全栓塞1例,单纯支架贴敷1例。术中复查DSA显示:动脉瘤显影消失5例,单纯支架置入后瘤腔内对比剂滞留1例。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经治疗后,肌力恢复(上肢V-级、下肢V级)。除术前Hunt&HessⅣ级、Glasgow4分的1例因继发肺部感染、脑积水恢复至Hunt&HessⅢ级、Glasgow 7分继续留院治疗外,其余5例均恢复正常。门诊随访1~5个月,无再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高原地区利用Enterprise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的宽颈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但围手术期的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需注意高原低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严重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救治(附58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91~1997年对589例严重交通事故伤患者进行了救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一般资料:589例中男463例,女126例;年龄0.5~86岁,平均35.8岁,其中0~10岁38例,11~20岁54例,21~30岁153例,31~40岁139例,41~50岁75例,51~60岁48例,61~70岁52例,71~80岁21例,81~90岁9例。日发病时间:0~2时27例,2~4时16例,4~6时17例,6~8时78例,8~10时48例,10~12时53例,12~14时62例,14~1…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例双侧肘部无可视静脉,不能触及静脉但需要进行HCC置管的晚期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结果 2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PICC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病例男,42岁,汉族,因“突发头痛、意识不清伴呕吐7d”,从外院转来我科。既往体健,进藏10年,长期生活在海拔4500in的地区。查体:血压130/80mmHg,昏睡状,不能言语,左侧瞳孔呈圆形,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瞳孔形状不规则,直径约4.0mm,对光反射迟钝,病理征(-)。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健脾生血片和右旋糖酐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的妊娠期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5%,对照组为74.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SF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时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片治疗妊娠期孕妇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比右旋糖酐铁片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