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孔晖  李生  胡玉红 《中国药师》2013,(12):1868-1870
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钠辅助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两组患者稳定期均给予相应的吸氧、营养支持,急性期则给予相应的支气管舒张刑、镇咳、祛痰、抗感染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急性期200 mg·d-1,qd,连续应用714 d,稳定期给予300 mg/月。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抗菌药应用时间,以及免疫相关指标,评价远期肺功能获益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抗菌药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FEV1/FVC、FEV1%、6 min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CD4+、IgA抗体、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脱氧核苷酸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重度COPD感染次数;增加α1-抗胰蛋白酶的合成,促进损伤肺脏的修复。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和预防DR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68例DR患者为研究组,60例糖尿病无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晨起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取上清液检验,二聚体(D-D)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采用磁珠凝固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采用酶联法检测,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D D和FIB含量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WF和ET-1含量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s-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D-D、FIB、vWF、ET-1和hs-CRP均较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含量高,临床在诊断和预防DR发生时应注意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预防高危人群发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最佳给药时间。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后立即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B组(术后30 min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和C组(单纯常规处理组)。分别测术前、术后3、24及48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等指标。结果 A组ERCP术后PEP(4.00%)、B组(5.41%)均明显低于C组(26.31%)(P0.05);A组(4.00%)、B组(13.51%)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C组(31.6%)(P0.05)。A组和B组之间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后立即或术后30 min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均能够有效降低PEP和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4.
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分析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术影像学表现,探讨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困难或失败原因,并寻找可预测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困难的临床指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接受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患者(窦狭窄伴颅内高压87例、窦狭窄致搏动性耳鸣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及静脉窦直径对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的影响。结果共115例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3例因支架植入困难而导致手术失败。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为连接乙状窦和颈内静脉的过渡结构,侧位脑血管造影呈典型"N"形结构,支架植入成功者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之和为(120.11±30.32)°、失败者为(86.37±10.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0,P=0.001);静脉窦直径分别为(5.10±1.12)和(5.11±0.3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210,P=0.352)。结论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侧位脑血管造影呈"N"形结构,若静脉窦两转折夹角过小易导致支架植入困难,但静脉窦直径不影响支架的植入。  相似文献   
255.
目的验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Up)粘附素HpaA通过诱导T细胞分泌IL-21加剧其感染后促进胃粘膜损伤及胃癌转移的作用。方法收集56例确诊Hp感染患者临床内窥镜取得的胃粘膜,以及经根治后再次通过内窥镜取得胃粘膜,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比较其IL-21、MMP-2、MMP-9及其基因在Hp感染前后胃粘膜中的表达水平,并克隆构达、纯化粘附素HpaA。取健康未感染成年人外周血PBMC,磁珠分选获得CD3+T细胞。使用重组HpaA刺激分选获得的细胞,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上清中IL-21的水平。培养胃粘膜AGS细胞系并使用不同手段干预培养环境中的IL-2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GS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IL-21对AGS细胞迁徙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检测Hp感染患者的胃粘膜中IL-21.MMP-2和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根治后的胃粘膜(PV0.05)。成功构建PET-28a/HpaA重组质粒,表达并纯化的粘附素HpaA能诱导CD3+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21。AGS细胞试验显示-IL-21诱导AGS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用抗体阻断IL-21以及使用适配子HA6(之前报道的能够特异性结合HpaA的配基)阻断HpaA后MMP-2及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AGS细胞迁徙水平降低。结论粘附素HpaA通过诱导T细胞产生IL-21,继而通过MMP对促进胃粘膜损伤及胃癌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其中帕金森型(MSA-parkinsonian,MSA-P)17例,小脑萎缩型(MSA-cerebellar,MSA-C)24例.比较MSA-P及MSA-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MSA-P与MSA-C患者在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跟膝胫试验阳性、指鼻轮替试验障碍、步态异常、肌张力增高6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征:MSA-P与MSA-C患者在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扩大、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壳核后外侧低信号、小脑萎缩、脑桥及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中脑萎缩、壳核萎缩9项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MRI及临床表现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其分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257.
病例1 女,43岁,已婚,藏族,居住地海拔4100 m.主诉:左眼红肿痛伴视物下降1个月余.患者产后1个月余发现左眼红肿疼痛,视物模糊,伴头痛,曾用消炎药(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并且左眼肿胀明显加重,故来院就诊.局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15,不能矫正.左眼球固定,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眼球正前方突出,眼球突出度右眼12 mm,左眼18 mm.左上下眼睑红肿,眶压较高,上睑肿胀遮挡角膜,球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水肿脱出于睑裂外部,角膜清,前房正常深浅,房水清,瞳孔约4.0 mm大小,对光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258.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夹层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7例,均行MRI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明确后行支架置入治疗。采用Neuroform与LEO支架。门诊及电话随访1~24个月。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早期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6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18个月加重。结论 MRI结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效提高了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水平,采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夹层动脉瘤,短期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探讨应用颅内自膨式专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6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直径狭窄率>70%)接受了65枚颅内专用支架治疗,其中Wingspan支架40枚,Neuroform支架25枚.结果 技术成功率达100%,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平均为72%,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24个月复查,2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缺损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对早期乳腺癌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保留乳头的基础上,经腋下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同时切除肿瘤表面皮肤,用背阔肌肌瓣(或背阔肌岛状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结果:1995-1997年共治疗10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6例,3年以上4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外观效果优7例,良3例。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达到了肿瘤根治性切除,且切口隐蔽,保留了乳头、乳晕,使再造乳房外形美观逼真,手感良好。手术适应证较宽,对I、Ⅱ期乳腺癌除肿瘤侵犯乳头、乳晕或胸肌、皮肤等外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