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5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背景:在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时,唑来膦酸可在发挥抑制破骨细胞作用的同时而不影响成骨功能.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验证其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7-03/2008-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新生24 h内SD大鼠,唑来膦酸标准品.方法:体外培养新生人鼠颅盖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应用不同浓度唑来膦酸进行干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中唑来膦酸终浓度为10-4~10-11 mol/L,对照组不加药,只加等量细胞悬液和培养基.唑来膦酸干预后分别十第1,2,3,5,7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检测唑来膦酸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第3人和第5天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护骨素和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mRNA表达,以硝基苯基质动力学法测定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护骨素、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唑来膦酸浓度≥10-5 mol/L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10-5~10-11 mol/L则不影响细胞增殖.唑来膦酸浓度为10-7~10-11 mol/L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而成骨细胞的护骨素mRNA表达增加,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唑来膦酸存低浓度时不影响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通过降低成骨细胞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护骨素的比率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可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溶解.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程中骨软骨G蛋白偶联受体 -48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R48) 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理解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 6个月龄 SD 大鼠 33 只,随机分实验组 (24 只) 和对照组 (9只)。实验组采用圆韧带离断结合骨膜剥离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假手术作为对照。术后1、2和4周时收集股骨头,通过大体、组织学及 Masson 染色,观察股骨头坏死进程;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股骨头坏死过程中 GPR48 表达变化。结果 (1) 大体标本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2周股骨头关节软骨表面略显粗糙,4周时关节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虫蚀样破损。X线片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大鼠股骨头改变较轻微,4周时出现密度减低区,骨小梁排列紊乱。HE 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部分关节标本软骨表面出现破裂、剥脱;4周时坏死集中在软骨下骨和骺软骨区,但同时可见坏死小梁周围局部成骨细胞活跃迹象,并有少量新生骨形成;3个时间点实验组骨小梁内空骨陷窝率均高于假手术组,并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时胶原含量下降,骨小梁欠规则;4周骨小梁稀疏、断裂,胶原含量明显减少。(2)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3个时间点 GPR48 表达量 (IOD 值) 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RT-PCR 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3个时间点 GPR48 mRNA 表达量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展进程中,GPR48 表达下降,但随坏死进程而逐渐增加,可能与骨坏死后的局部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5.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起源于卵巢特殊间叶组织,颇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1 病历报告患者,女性,35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个月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998年9月8日,量少,淋漓不断,至1998年10月2日阴道出血量增多,如月经量,伴下腹坠痛,经门诊抗炎止血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超声提示:左附件区可见一直径约5.3cm实性强回声团,边界清,其上方见一直径2.5cm无回声,入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内诊阴道通畅,有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活动尚可,左附件区可触及一约3cm×3cm×… 相似文献
36.
37.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概念于1986年首先由Friedens tein等提出,它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合适的诱导条件下可向骨、关节、脂肪、肌腱、肌肉等多种组织分化。目前,随着基因工程技术蓬勃发展,基因水平的治疗方案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骨髓基质干细胞因其自身的优点,已成为转基因技术种子细胞的首选。现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现状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8.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及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系;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PDGF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与浓度相关,并以10 ng/ml时最强。AcSDKP对PDGF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并且在10~(-9)mol/L时作用最强。结论:AcSDKP对PDGF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抗心脏纤维化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9.
背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多孔钽材料具有无毒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前期体内外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国产多孔钽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促成骨作用。此次实验是多孔钽-骨界面成骨机制的探讨。目的:观察多孔钽兔股骨植入后钽-骨结合界面成骨形态特点及成骨相关因子整合素β1及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探讨多孔钽骨内植入钽-骨界面骨整合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双侧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同一动物左侧股骨内植入多孔钽棒为实验组,右侧股骨内植入异体骨为对照组。术后2,4,8周于骨缺损部位取材,石蜡切片、硬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多孔钽与宿主骨交界处成骨形态特点;扫描电镜观察多孔钽-骨界面成骨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整合素β1及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多孔钽棒植入后与宿主骨结合紧密。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界面纤维膜早期疏松、较厚,晚期致密较薄,界面出现片状成骨;(2)硬组织切片观察:2周时钽-骨界面已出现新生骨及小血管并向孔隙内生长;4、8周时钽-宿主骨界面新生骨增多并与宿主骨连接成片,骨小梁成熟;(3)扫描电镜下可见成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晚期骨质成熟并见板层骨;(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多孔钽骨植入2周时实验组整合素β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整合素及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在2,4,8周时均呈递减趋势;(5)结论:多孔钽有利于成骨细胞在其表面及孔隙内黏附,整合素β1及纤维粘连蛋白在成骨初期钽-骨界面表达增高,可能对早期成骨起促进作用,而在骨成熟期表达则降低,有利于骨整合及改建。 相似文献
40.
背景:基因修饰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可提高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目的:构建含有骨保护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的表达.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胫骨和股骨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分为载体组、空载体组、对照组.空载体组转染plRES2-EGFP载体,载体组转染plRES2-EGFP-OPG.结果与结论:转染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结果可见质粒载体组在1 200 bp有明显条带,空载体组及对照组未见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骨髓基质干细胞内骨保护素蛋白呈阳性;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改变(P > 0.05).证实应用plRES2-EGFP-骨保护素质粒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可获得外源性骨保护素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