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比较GE Revolution冠状动脉CTA与东芝320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GE RevolutionCT机与东芝Aquilion One320CT机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成像,采用各自的迭代重建算法,随机分组,GE组85例,东芝组52例,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500mA自动调制,患者心率50-93次/分。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为2级,1级优,2级良,应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成像优良比例无统计学意义(χ~2=1.66,0.1p0.25);两组CT扫描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GE组3.525msv,东芝组13.65msv,两组CT剂量长度乘积(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F值=82.89,p0.01),GE组扫描剂量明显低于东芝组。结论:两组年龄心率状况相似情况下,GE组与东芝组所获得的高质量图像相似,但GE组的辐射剂量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中药和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应.方法应用中药对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3~6个月连续治疗,并随访观察6~9个月;与34例同期应用拉米呋啶治疗1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HBV-M、TNF-α、IFN-γ、IL-12.结果中药治疗组的HBV DNA阴转率为29.73%,拉米呋啶治疗组为79.41%;中药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为24.32%、21.62%,拉米呋啶治疗组的分别为2.90%、0%.两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的IFN-γ、IL-12水平较拉米呋啶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肯定,在HBeAg阴转、HBeAg/HBeAb转阴方面优于拉米呋啶,能够有效激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非胞溶性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是与白血病发生相关的FLT3基因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本实验旨在探讨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于中国刑警学院法医教研室、沈阳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择1998-03/2005-10于中国医科大学及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58例作为实验组,经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均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9岁,均自愿参加。形态学分型中5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难治性贫血13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4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0例、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9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非白血病患者及健康供者10例。①DNA提取:患者骨髓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核细胞,传统酚/氯仿/异丙醇法提取DNA。②PCR引物设计:针对FLT3基因内部重复串联结构主要发生在11号外显子,在11号外显子近端和远端分别设计引物11F和11R,扩增产物为133bp。同时设计对照组β-actin引物actin F和actin R,扩增产物为305bp。③PCR扩增及电泳PCR:反应体系包括上、下游引物各0.2μmol/L,dNTPs 0.25mmol/L,Taq DNA聚合酶2.5U,模板DNA 200ng。反应条件为94℃变性3min后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取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④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8例和对照组1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19例FLT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2.78%。19例FLT3基因检测阳性患者,有5例出现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阳性率为2.74%,其中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过度型3例。②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显示,外显子11区均有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各例的复制区域不同,长短不等(19~39bp)。③临床资料显示,5例伴有FLT3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的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有4例在短时期内(1~5个月)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结论: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存在有跨膜区内部串联重复突变。该突变可以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部分炎症性梗阻吻合的具体方法。方法利用电视腹腔镜5mm器械、三切口的微创腹腔镜方法,对3例输卵管妊娠手术后患侧阻塞患者以及4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伴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病变患者行双层6/0尼龙线内缝吻合输卵管,其手术平均时间为63.6min。结果7例患者手术后通水均示通畅,5例患侧进行修复的输卵管经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术显示均通畅,并且获得宫内妊娠3例,足月分娩1例。结论电视腹腔镜下采用显微吻合手术对输卵管局部炎症梗阻进行治疗,有助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肝脏少见肿瘤的CT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脏少见肿瘤的临床、病理及CT特点.结果:其CT特点包括:(1)3例肝肉瘤类肿瘤体积均较大,易坏死囊变,发展快;其中胚胎性肉瘤内见分隔状软组织影;(2)1例肝类癌内见钙化影;(3)1例肝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肝内多个类圆形低密度肿块,环形增强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1例肝血管淋巴管瘤病见多房囊性低密度及纤维分隔影,周边见斑点状、条状钙化,肿瘤周围及其内纤维分隔明显增强;(5)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增强后均见中心斑点状增强血管影.结论:典型CT表现结合临床其它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5Gy全身照射对伤口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功能的抑制效应及W11-a12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5Gy全身照射大鼠复合背部植入聚乙烯醇海绵的皮肤伤口模型,观察伤后伤口FBs的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的变化及W11-a12对其的影响。结果 5Gy全身照射复合皮肤创伤后第3、5天伤口内FN、TGFβ1、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阳性的FBs数量均显著减少,但减少的程度有所不同,由重到轻依次为bFGF、FN、TGFβ1。而W11-a12能显著增加未照射组和照射组伤口中FN、TGFβ1、bFG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反应阳性FBs数量。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对伤口中FBs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增强FBs合成和分泌功能是W11-a12促愈作用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与不加用螺内酯治疗 ,对 2 4h尿镁排泄量 (UMA)、血浆镁浓度 (PMC)、红细胞镁含量 (EMC)的影响。方法  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治疗加螺内酯组 (第 1组 5 6例 )和不加螺内酯 (第 2组 5 5例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治疗前、治疗 1个月及 6个月时UMC、PMC、EMC的变化情况。动态心电图检测治疗 6个月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评价心电的稳定性 ;比较两组治疗 1个月、6个月后的 6min步行距离 (6MWD) ,评价运动耐力。结果  (1)第 1组治疗 1个月后 2 4hUMA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MC与EMC治疗 6个月后PMC与EMC的增高与治疗 1个月时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2 )第 2组治疗后 2 4hUMA呈进行性增加 (P <0 .0 1) ;PM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而EMC治疗 1个月与治疗前无差异 ,治疗 6个月时有所下降 (P <0 .0 5 )。 (3)第 1组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 2 4h平均窦性心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均较低 (分别P <0 .0 5 )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低于第 2组 (分别P <0 .0 5 ) ;第 1?  相似文献   
28.
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显示的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成分的显示效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高分辨MRI 4种不同序列的影像(T1WI、T2WI、PDWI和3D TOF)与斑块标本病理进行逐层对照,分析斑块内不同成分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获得斑块28块,切为238段,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以复杂斑块为特征的Ⅳ~Ⅴ型58段(24.37%)和Ⅵ型79段(33.19%)为主;斑块内纤维帽主要表现为TOF序列的带状低信号,钙化和纤维化组织分别表现为在各序列影像上的不规则低信号和不特定信号,脂质池和坏死核呈T1WI、PDWI和3D TOF序列的等至稍高信号,近期出血表现为T1WI、T2WI和PDWI序列的明显高信号。结论高分辨MRI不仅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测定,通过多序列影像联合分析还可以分辨斑块内部不同成分,有助于术前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对25例混合性中风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和血管成像,了解其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形态和改变。1 材料与方法本组混合性中风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1~72岁,平均61岁。在入院7天内所有病例均行第一次螺旋CT检查,部分病人行2次或2次以上螺旋CT扫描检查,2次间隔最多不超过1个月,采用SiemensPlus4Power螺旋CT扫描机行CT平扫并CT血管造影(CTA)扫描。CT平扫条件120kV,280mA,T1:1s,层厚10mm,间隔10mm,CTA扫描条件120kV,240mA…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及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在小肝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直径≤3cm小肝癌行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及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 (1)CT平扫,18例病灶呈低密度,7例病灶呈等密度。肝动脉期,25例病灶强化呈高密度,强化类型分为均匀一致性,斑点状及环状强化。门静脉期25例病灶均呈低密度。(2)门静脉血管MIP三维重建能较好显示小肝癌病灶与肝内门静脉血管关系,肝内门静脉血管分支于病灶处稀少,部分中断或被轻度推移,肿瘤内无门静脉分支血管。结论 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及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是诊断和评价小肝癌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小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可较好显示病灶与门静脉的关系,为其外科手术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