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术后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首次建立了测定中药制剂脉舒胶囊中木犀草素(luteolin)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为254nm,以甲醇-0.3%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mL/m in洗脱。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测定准确,灵敏,专属性强等技术特点,已经应用于脉舒胶囊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7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224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进行痉挛强度(Cohen量表)和特异性生活质量(HFS-8量表)相关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6个月时患者Cohen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手术后6个月明显缓解率为92.7%,总有效率为97.6%;治疗后本HFS-8量表评分为2.71±3.25,显著低于术前的18.01±4.57(P0.05);以术前痉挛强度分组,不同痉挛强度的患者HFS-8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HFS-8评分与痉挛强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HF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广东省潮州市13750例妇女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探讨该地区宫颈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该地区预防HPV感染和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3月至7月在广东省潮州市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潮州市市区及其2个乡镇中符合纳入标准并完成研究的1375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基因亚型进行分型检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自13750例受试对象中,共计检出989例HPV呈阳性患者,感染率为7.2%。高危型HPV感染的前5位HPV基因亚型依次为HPV-52,-16,-58,-68及-33,感染率分别为27.50%,15.47%,10.82%,8.29%和6.77%。其中,单一、合并2种、3种、4种、5种及以上HPV亚型感染分别为752例(76.1%),156例(15.8%),53例(5.4%),18例(1.9%)及9例(0.9%)。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家庭、从事家务劳动及嗜烟、酒受试者的HPV感染率较高。结论 HPV基因亚型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高危型HPV-52,-16和-58及合并1种HPV基因亚型感染在广东省潮州市常见。  相似文献   
25.
<正> 王某,女,63岁。1992年8月13日初诊。自述患慢性支气管炎5年余,每年夏季加重,近日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闷,心下痞硬不欲食,大便不畅。静脉滴注青霉素等药物效果不显。当日中午食西瓜后,突然嗳气频作不止,急来就诊。查:体温35.7℃,血压19/12kPa;血化验:白细胞5.9×10~9/L,中性0.75,淋巴0.24,单核0.01。胸透提示肺纹理增强。望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辨证:患者素体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又夏季频食生冷瓜果甘寒之物,痰阻气结,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致肺气肃降失常,故嗳气、咳嗽。拟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之: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因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者812例,对其中发现腹茧症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中有6例为原发不孕,2例为继发不孕,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6例患者因子宫及附件被薄膜覆盖,并与肠管粘连紧密,无法分离,遂关腹。2例患者行双侧附件粘连分离及输卵管造口术。8例患者中1例失访,3例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1例自然受孕,3例目前尚未孕。结论:腹茧症不孕多在手术中发现,因其属于输卵管不孕,可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其受孕成功率与一般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7.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分为FS-LASIK组23例46眼,SBK组28例56眼,Epi-LASIK组21例4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Epi-LASIK组术后3d)、1周、1个月用Visante OMNI测量术眼角膜后表面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角膜顶点及距离角膜顶点1、2、3 mm共13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FS-LASIK组,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角膜顶点方位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03±0.78)、(2.26±0.96)、(2.16±0.85)和(2.06±0.89)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的术后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的变化相同;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术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4.64±1.68)、(-5.39±1.85)、(-4.73±1.71)和(-4.71±1.52) μm.在SBK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角膜顶点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44±0.63)、(1.74±0.75)、(1.66±0.69)和(1.53±0.71) 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一致;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5.09±1.76)、(-5.48±1.68)、(-5.27±1.81)和(-5.19±1.77)μm,术后发生了轻微后移.在Epi-LASIK组,术前,术后3d、1周、1个月在角膜顶点区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47±0.73)、(1.55±1.43)、(1.55±1.37)和(2.37±1.06) μm,术后发生轻微后移;而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则与角膜顶点术后变化趋势不同,术后3d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55±0.51)μm、(-1.87±0.91)μm变为(1.92±0.91) μm、(0.24±1.35) μm,角膜发生轻微前移.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相同.FS-LASIK组和SBK组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较小,Epi-LASIK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变化较大.术后1d时,FS-LASIK相对于SBK变化较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SBK、Epi-LASIK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口服普萘洛尔联合静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结果其中11例随访6个月~2年,5例血管瘤明显缩小,6例血管瘤消失,有效率100%。结论利用普萘洛尔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治疗较彻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经手术、硬化等治疗可能残留明显疤痕,影响外观的颜面部血管瘤。  相似文献   
29.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3.33%,阿米替林组为76.67%,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主要有恶心、口干、头痛.结论 西酞普兰是一见效快、疗效肯定及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 个乡镇,招募35 ~ 59 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 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和随访,评价TCT 和巴氏涂片检测的筛查效果.结果:3 723 例接受筛查女性中,总体而言,TCT 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巴氏涂片(Fisher′s Exact Test,P < 0.01),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 = 0.14,P < 0.001).巴氏涂片制片不满意率高于TCT(χ2 = 64.3,P < 0.001).结论:此次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相比巴氏涂片检测,TCT更为灵敏、制片效果更好,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但诊断准确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