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热图分析法构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和10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2.4%和11.1%,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和0.223。最终形成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2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心肺衰竭病人行ECMO治疗院际转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2.
本文总结了巨型方舱医院短时间内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和实践经验,从方舱医院护理质量提升、物资保障、感染防控和人文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未来巨型方舱医院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例1 男26岁,既往无肾绞痛及血尿史,他院B超发现左肾结石,并经CT证实。腹平片正常,尿常规正常。入院后复查B超,患者俯卧位,探头垂直扫查,左肾中部集合系统可见1.5cm半月状强回声,后缘半月形并伴声影。其上方为一对应的半月状无回声区,中间为水平状钙液平面(见图左)病人变立位后该钙液平面亦随之相应改变,始终保持水平位(图右)。复查CT:左肾近肾窦处可见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疫苗体内回输的安全性,及对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的静脉回输。留取患者血清及外周血细胞分别行流式小球微阵列术(cytokinebeadarray,CBA)分析血清Th1/Th2因子IFNγ、IL2、IL4、IL6、IL10和TNFα浓度,流式细胞学(flowcytometricmethod,FCM)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结果: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DC疫苗回输后,临床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第一次DC疫苗回输前及回输后24h比较,血清Th1/Th2因子浓度均升高,其中IL2、IL4、IL6和IFNγ升高显著,t值分别为2.576、2.033、2.777和2.053,P值分别为0.01、0.042、0.005和0.040。T亚群分析显示,CD4/CD8比值及NK比率升高,t值为2.040和1.988,P值为0.041和0.043。结论:自体白血病DC疫苗静脉回输安全可行,并可刺激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中播散肿瘤细胞(disseminated tumor cells,DTCs)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MDA-MB-231-GFP/Luc乳腺癌细胞系,将MDA-MB-231-GFP/Luc细胞经左心室接种于NOD-SCID小鼠体内,构建骨髓DTCs小鼠模型。采用荧光定量RT-qPCR、流式细胞计数、骨组织连续切片免疫荧光染色三种检测方法对小鼠骨髓DTCs进行定量和组织学定位研究。结果:荧光定量RT-qPCR法和流式细胞计数法的检测下限分别为22个和25个绿色荧光蛋白阳性(GFP+)细胞。骨组织连续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虽然不能定量骨髓DTCs数量,但可观察到GFP+DTCs在骨组织中的分布,定位于成骨细胞或骨基质附近。结论:三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满足小鼠骨转移研究动物实验中骨髓DTCs的定量和定位研究的需求,可为乳腺癌骨转移和骨髓中休眠癌细胞研究提供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56.
目的以CK19(cytokeratin-19)mRNA为基因标志检测不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化疗前后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下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17例导管内癌、176例浸润性导管癌和24例乳腺癌远处转移)。217患者中有67例完成了化疗全过程常规取血和查血,对这些患者的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化疗方案为CEF方案(CEF组23例)、TEC方案(TEC组28例)和TP方案(TP组16例),3组均行化疗6个周期,21d为1个周期。由于217例患者拷贝数改变值在各组中的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在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和乳腺癌转移组3组间,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乳腺癌远处转移组外周血CK19 mRNA拷贝中位数高于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0)。67例患者中,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在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临床Ⅳ期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Ⅰ~Ⅲ期患者(P〈0.050)。PCNA阳性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中位数高于PCNA阴性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以及HER-2亚组间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3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K19 mRNA拷贝数均有改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可以提示转移风险,TEC方案较TP和CEF方案对外周血CK19 mRNA表达量改变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检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乳腺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原发癌和配对淋巴结转移癌以及116例乳腺原发癌的FNmRNA表达量,比较30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的FNmRNA表达量,分析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淋巴结转移癌FNmRNA表达量低于原发癌(P〈0.05)。肿瘤〉5cm的FNmRNA表达量低于肿瘤≤5cm(P〈0.05),临床期的FNmRNA表达量低于Ⅰ期和Ⅱ期(P〈0.05),淋巴结4枚以上阳性FNmRNA表达量低于1~3枚阳性(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FNmRNA表达量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FNmRNA表达量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CA153表达无关:结论:FNmRNA表达量在临床早期及淋巴结转移早期上调.随着肿瘤的进展表达量下调。FN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8.
正本文讨论一例以黄疸、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成年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主要围绕黄疸的鉴别诊断,在CT、磁共振成像等多项影像学检查排除肝外梗阻性黄疸后,考虑肝内胆汁淤积,但经过病毒、药物、毒物等筛查后仍不能明确病因,面对患者血小板减低、凝血功能差、高胆红素等病症,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了肝穿刺,最终明确诊断为卟啉病。回顾患者病史和临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调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应用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讨论目前的科研训练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更高效的科研训练模式。方法对参与本次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19名见习和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培训前后的差异问题进一步做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本项目培训,新增加6人首次参与科研活动。相比培训前,学生对于临床科研的兴趣更高,认为临床科研的难度更小; 57. 89%的学生希望通过科研训练提升论文撰写的能力; 36. 84%的学生希望提升实验设计的能力;受训学生认为本次科研训练对这两方面的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在科研产出方面,受训学生已有23篇论文在项目过程中被正式接收或发表,其中有SCI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20篇。结论学生经过PBL-临床科研带教,在科研产出和科研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在效果评估和进一步的执行上仍旧存在问题。面临医学专业对于学生科研能力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高效、更具可行性的临床科研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