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6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内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死亡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基底节区为HICH的好发部位,发生率约为60%。手术治疗虽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但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微创手术可以减少医源性损伤,达到最好的疗效心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用超早期钻孔抽吸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注射治疗54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三七总皂苷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动脉粥样硬化(A S)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60%~75%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 e,ACS)是由于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引起的。不稳定斑块虽然不易导致严重的管腔狭窄,却容易发生破裂、糜烂、钙化等情况而易于继发血栓而引起ACS[1  相似文献   
43.
免疫性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及药物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管炎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断F1 2,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电镜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为(931.33±254.19)×109/L,与正常对照组(640.67±132.22)×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由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标志明显升高,分别为(38.9±13.4)%比(20.9±8.5)%(22.55±6.00)%比(6.3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在模型组有明显增高,为(215.93±66.04)pmol/L,与正常对照组(128.22±6.46)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上述各指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IVIG)不能降低血小板数目和功能,仅能降低凝血酶原片断F1 2活性。但阿司匹林和IVIG对血管炎病理改善的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性血管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阿司匹林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血管炎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4.
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应用郭斌李晓辉郭权石静张毓平崔宏伟作者单位:050082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术式,尤其是近年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应用,使其手术方法及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但临床...  相似文献   
45.
电视胸腔镜的外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28例,其中PDA18例,肺大疱5例,胸部肿物3例,贲门失弛症1例,胸腔异物1例。重点讨论了适应症及禁忌症、技术要点及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效果好,在胸部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6.
循证医学强调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专业技能和病人价值、愿望的完美结合。为儿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儿科实习带教中通过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7.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小儿白血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占小儿白血病总数的70%~80%.虽然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心,急淋的治愈率约达80%,但其缓解后的复发仍是白血病治疗最为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患儿血型糖蛋白C(GYPC)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治疗反应和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1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儿科及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研究所儿科住院的ALL患儿.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LL初治患儿、缓解患儿、难治患儿、复发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GYPC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患儿的免疫表型,观察GYPC基因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 (1)初治患儿GYP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后GYP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儿GYPC表达水平不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也高于初治组(P<0.01);(2)38例初治患儿GYPC阳性24例,GYPC阴性14例,GYPC阳性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与GYPC阴性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0%、92.9%,P>0.05),但完全缓解患儿治疗前GYPC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患儿(P<0.05);(3)38例初治患儿中25例为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0例为T系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T-ALL的GYPC阳性率高于B-ALL(分别为90.0%、48.0%,P<0.05),且T-ALL的GYPC表达水平高于B-ALL(P<0.05).结论 GYPC的表达水平随儿童ALL的病情发展而变化,GYPC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判断疗效、预测复发、评估预后的一个新指标;GYPC高表达可能是儿童ALL的不利因素,GYPC高表达者疗效差,易复发;GYPC表达水平与免疫分型具有相关性,GYPC在T-ALL具有高表达,可能是T-ALL的缓解率低、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掌握成都市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城、乡中小学各一所,分年龄、性别随机抽取2756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测试,对形态、机能、常见病、肥胖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机能素质、暴发力素质、肺活量和速度素质继续下降;近视眼检出率居高不下,尤其10~12岁年龄段,近视眼检出率明显突增;超重和肥胖迅猛上升,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率10年间增加了2.19倍.结论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重视合理营养、增强体育锻炼、优化生活方式,加强对学生肥胖和近视的防治  相似文献   
50.
成都市场常见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现状及消费者认知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场常见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现状和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度。方法2006年对成都市7家大型超市10大类291种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识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随机抽取366名消费者进行营养标签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食品营养标签的标识率为47.1%;不同类型食品的标识率有较大差别(P<0.01);标识营养素种类≤3种的食品居多,占42.3%;标识营养素的名称和单位不统一。消费者认知度调查显示,有62.4%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购买有营养标签的食品;有85.2%的消费者认为国家需要对食品包装上的营养信息进行统一规定。结论目前国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识尚不规范,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不高,食品生产企业执行标准不力;所以政府和媒体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国家应加快营养标签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