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42例临床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武金有,李旭光,阎润民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发生在三周以上出现症状的硬脑膜下血肿(CSDH)[1]。现就我院1987年~1991好收治的42例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39例,女3例;年龄6月~71岁,平均45.3岁;病程21天~6月。有头伤史34例,无头伤史8例。二、临床表现:头痛39例,呕吐40例,视力障碍32例,视神经乳头水肿31例,意识障碍13例,右偏瘫28例,左偏瘫9例,锥体束征(+)26例,语言障碍12例,复视27例,癫痫4例,瞳孔不等大4例。腰穿32例,其中脑压200~250mmH2O26例,250~300mmH2O4例,300mmH2O以上2例。血管造影14例,有阳性体征,脑血管移位无血管区的出现12例。头颅CT扫描24例,高密度新月影4例,低密度18例,混杂密度2例;单侧20例,双侧2例;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压闭22例。血肿位于左侧28例,右侧12例,双侧2例。三、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2例,脑压在200mmH2O以下,神志清,头颅CT无中线结构移位,多呈低密度影,病员临床症状不重。用20%甘露  相似文献   
182.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绝大多数的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均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然而.由于城乡区域文化和交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仍有少部分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病例诊治延迟.过度为陈旧性脱位.给预后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院1985~2000年共收治外伤的髋关节陈旧性后脱位1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3.
用注射、固定透明的脑厚切片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十一个新生儿大脑内微动脉的走行与配布。各大脑动脉在大脑表面反复分支,互相吻合,形成多角形和不规则形的软膜动脉网。各脑回内微动脉的走行和配布形象具有共同特征。皮质动脉由软膜动脉网发出,与脑表面垂直穿入大脑皮质,在皮质内是直行的,排列整齐,随沟回起伏。皮质长动脉管径为16~31微米,短的为7.5~15.4微米,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毛细血管网。髓质动脉从回顶穿入的完全直行,长的直达髓质深部,管径为48~61微米,短的只35~47微米。从脑沟穿入的髓质动脉在皮质内是直行的,至髓质则有不同程度的弯曲,随同纤维方向行走。髓质动脉的分支也都以直角分出,行一短程,又“T”形分叉,互相连接,构成近似长方格形的毛细血管网。中央动脉由脑底等处穿入,至纹状体的动脉在穿入脑实质以后,沿壳核浅层扇形分开,弧形上行;丘脑的动脉从后外、下内及上面各方面穿入,分支也均呈锐角,经3~4级分支后形成多角形,三角形、近圆形和不规则形毛细血管网。内囊的动脉多顺纤维方向行走,也直角分支,“T”形分叉,形成近似长方格形的毛细血管网,但杂有横行从豆状核至尾状核的分支。  相似文献   
184.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老年拔牙患者有增加趋势。故近年来在拔牙病人中遇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多。以往这类患者常被列为拔牙禁忌证,但由于患牙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甚为痛苦,同时影响咀嚼或义齿修复。为此,我们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协助下,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为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开展拔牙手术。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63.5岁。在行拔牙术时,心衰1度者12例,心衰五度者4例,住院患者32例。心血管疾病分布及患牙种类见表互、表人2结果…  相似文献   
185.
脑梗死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颅内血流频谱形态、峰值流速度(Vs)、舒张期末流速(Vd)、脉动指数(PI)、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58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其中2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进行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及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与非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三组问也有差异性。结论糖尿病是造成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影响颅内血流情况。糖尿病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早期预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6.
西安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亚健康状态趋向,为进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仪、骨密度检测仪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7月5500例查体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30~60岁各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均较高,尤其51~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占80%),主要以血脂、血黏度增高、脑供血不足、颈椎骨质增生、肝负荷重、消化吸收功能差、骨量减少为主。结论:西安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是严重的,亚健康人群平均占70%。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7.
目的:寻找更有效的HRV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指标。方法:对HRV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用DWT算法进行均方差估计;将小波分析方法和传统的频谱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DWT均方差测量与PSD测量结果在原理上是等价的,但小波均方差估计D(m)在低频率范围内具有更好的频率分辨能力。结论:在处理HRV信号时小波分析方法优于传统的频谱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14,15-EET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Tca-8113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必要时更换无血清DMEM使其进入静止期。用14,15-EET和/或抑制剂处理后收集细胞蛋白,用Western印迹检测EGFR和p44/42MAPK(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4,15-EET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刺激EGFR和p44/42MAPK(ERK1/ERK2)蛋白磷酸化,该效应能够被特异性的EGFR抑制剂AG1478阻断。MTT分析显示,AG1478能够完全取消14,15-EET诱导的Tca-8113细胞增殖效应。结论EGFR的活化是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14,15-EET丝裂原信号途径中的关键事件;在该途径中EGFR的活化是p44/42MAPK(ERK1/ERK2)活化的上游事件。  相似文献   
189.
国人脑动脉系统的研究——Ⅳ.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03个(成人80,儿童23)脑标本上观察了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形态、位置和分支。椎动脉颅内段以左大于右的最多,占52.42±4.82%;左等于右的次之,左小于右的较少。脊髓前动脉以由左、右椎动脉各发出1支,至前正中裂合并为1支的最多,占46.66±5.76%。椎动脉一般发出1~3支延髓动脉,以从后外侧沟穿入的最多。此外,对延髓的血液供给作了综合和讨论。基底动脉的起始部,在成人以平脑桥下部为最多,在儿童则平桥延交界处的最多。内听动脉以起自小脑下前动脉的最多,起自基底动脉的次之,有少数还发自其它各小脑动脉和椎动脉。左、右侧脑桥支的支数,以3~4支的为最多。  相似文献   
190.
急性脾损伤不同时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 1 1 6例脾损伤患者按检查时间的不同进行归类分析 ,旨在探讨急性脾损伤后不同时间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 ,以提高超声对急性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1 1 6例患者 ,男 78例 ,女 38例 ,年龄 1 0~ 68岁 ,平均 37岁。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就诊时间为伤后 30~ 1 2 0min。其中 2 6例合并多发性脏器损伤 (肝肾损伤、胸腰椎骨析、骨盆骨折、血气胸等 )。1 2 方法 仪器采用ALOKASSD - 1 1 0 0型及东芝SSA -340A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患者取平卧位及右侧卧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