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健身锻炼能延缓心血管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老年人抗心血管功能衰退与打门球运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光电变换器与心电图机配合记录锻炼组与非锻炼60-75岁的老人各20例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图。结果:坚持一年以上锻炼的老人与不坚持锻炼的老人的脉搏波形有明显的差别。结论:老年人坚持柔和的锻炼可以延缓心血管衰老。  相似文献   
122.
表面等离子体(SPR)检测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表面等离子体(SPR)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方案,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检测SPR角谱,设计了一种单片机CCD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123.
采用俯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7例,经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显效率78.54%。其中165例行经颅多普勒复查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最小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消除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时试剂携带污染对结果的干扰。方法循环酶法测定20份血清标本中的TBA含量,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9个项目后再测定TBA含量。结果在测定TC、TG、HDL-C后测定TBA导致20份血清标本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分别为14.95、15.36、22.20μmol/L。3种干扰试剂组分中的TBA含量分别为1 016.9、1 061.2、1 216.8μmol/L。结论合理安排TBA与其他检测项目的分析顺序,或设置避免试剂携带污染功能程序,用碱性清洗液冲洗试剂针,可以有效地消除TC、TG、HDL-C试剂对血清TBA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5.
1病历摘要女,80岁。因头晕、恶心、呕吐3 d就诊。头晕为旋转性,头部活动时加重,伴头痛。既往有脑萎缩、脑动脉硬化、颈椎骨质增生病史多年。查体:神志清,无水平眼震,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无异常,双侧巴氏征阴性。BP 140/80 mm Hg,入院后行颈椎X线检查提示C3~5锥体前缘骨质增生,经头颅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该患者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扩血管对症治疗5 d,患者无明显好转,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后经MRI检查,确诊为右侧小脑半球肿瘤。2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常以眩晕为首发表现,伴有恶心、呕吐,可有肢…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诊断泌尿生殖系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清华同方多媒体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3 544例门诊妇科和泌尿科患者阴道或尿道分泌物,并对部分标本与PCR法和培养法作对照分析。结果一种病原体感染者占54.56%,两种至四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占41.49%。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病原体检出率占96.05%。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可同时动态观察多种病原体,对于多重混合感染患者可避免漏检。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直观,为泌尿生殖系感染的诊断、指导用药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观察3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患者造血系统的远后效应,探究急性外照射后造血系统的远后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99年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2例中度骨髓型ARS患者(“天“和”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岁和8岁)和1例重度骨髓型ARS患者(“梅”,女性,38岁)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共随访11次。依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于患者受照后半年开始定期采集3例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进行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涂片、骨髓祖细胞培养及造血刺激因子等检查。(1)外周血象检查: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PLT)、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YM)百分比。(2)骨髓穿刺检查: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测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BFU-E)、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3)造血刺激因子检查: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结果 20年随访期间,3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受到照射后半年,LYM百分比均偏低,NEUT百分比均偏高。“梅”在随访期间多次出现NEUT百分比升高,“旺”多次出现LYM百分比和NEUT百分比异常。“梅”在受到照射后半年及第1年的随访中PLT计数轻度下降,分别为80×109个/L和91×109个/L;“旺”受到照射后半年,PLT计数轻度下降,为91×109个/L;“天”的PLT计数正常。“梅”的Hb水平多次轻度降低,受到照射后第5年中度下降,为85 g/L;“天”受到照射后第9年Hb水平异常升高;随访期间“天”和“旺”的Hb水平数次轻度升高或降低。3例患者随访期间的6次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结果均为骨髓增生活跃或增生明显活跃。3例患者受到照射后半年的CFU-E、BFU-E和CFU-GM均异常升高;第2年,上述3项指标均降为0;其后缓慢回升,至第7年,CFU-E均高于正常值,CFU-GM基本恢复,BFU-E仍显著减低。在前3年的随访中,“天”的半年和1年EPO轻度异常,“梅”和“旺”EPO均在正常范围。受到照射后半年,3例患者的 GM-CSF均<1.00 pg/mL;“梅”第1年的GM-CSF异常升高,为14.3 pg/mL,第2年恢复正常;“天”和“旺”第1~2年的 GM-CSF均正常。 结论 急性照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期性;造血刺激因子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具有长期影响;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的各指标间可缺乏一致性改变,随访中需要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状况,为O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SXA3000骨密度分析仪对西安地区23~76岁的人群522人进行跟骨BMD检测。结果:男女骨峰值均在21~3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增高BMD逐渐下降,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骨量呈快速下降(P<0.01);骨量减少发生率男女性各年龄段均较高,60岁以上年龄组骨量减少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而严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从青年起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尽早调治骨量减少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作了中国人成年颅骨泪囊窝及鼻泪管的测量,共506个(即1,012侧),其中男性成年颅骨374个(748侧),女性成年颅骨132个(264侧)。测量结果,男女合计的总平均值,泪囊窝高为16.60±0.07毫米,泪囊窝宽为7.66±0.03毫米,泪囊窝的泪骨部宽为3.98±0.03毫米,泪囊窝的额突部宽为5.47±0.03毫米,上颌骨额突的嵴前部宽为6.96±0.04毫米,泪骨的嵴后部宽为6.87±0.04毫米,泪囊窝深为3.39±0.03毫米,泪前嵴中部厚为5.45±0.03毫米,筛前孔至滑车凹前缘距为20.41±0.06毫米,鼻泪管上口横径为5.95± 0.03毫米,鼻泪管长为16.79±0.07毫米,鼻泪管下口距梨状孔的距离为7.86±0.06毫米,鼻泪管上口至下鼻道底长为29.12±0.09毫米。上述各项的平均值,其性差和侧差,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处理。此外,作者还测量了骨性泪囊窝和鼻泪管上述各项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又观察了筛窦前组和中鼻甲前端附着部的位置与泪囊窝的关系。同时还观察了颌泪缝融合的情况,全部融合的,出现25侧,占2.47±0.49%;部分融合的,出现94侧,占9.29±0.91%。双泪前嵴的出现率,作者观察成年颅骨1,012侧中,发现有44侧,占4.35±0.65%。对上述观察的结果,作者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消化道疾病患者的2096—4096,患者常自诉有各种消化不良症状,但经相关检查,除了可能有轻度的胃炎外,常无异常所见。其发病机理研究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胃动力障碍、幽门螺旋杆菌、精神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由于FD分型与病因、功能异常关系未能澄清,临床表现不一定反映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尚缺乏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