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丹参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DN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RP、FIB、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以降低DN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DN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2.
ICU是一个性质特殊的护理单元,它的工作特点是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护理、观察项目繁杂[1]护士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大,工作压力大,技术要求高,抢救任务繁重,应急任务重,护士长管理压力大,除了需要先进的仪器来协助观察及支持病人外,还需要大量高素质及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医治和护理危重病人,从而逆转病人严重的生理功能衰竭,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2]因此,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ICU护士数量多,护士长工作任务繁重,管理压力大,故在ICU设立护理组长能很好地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达到减轻护士长的管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小干扰RNA(siRNA)对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2对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u-VEGF-siRNA1,Pu-VEGF-siRNA2),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Tca8113细胞,以空载体组作实验对照组,未转染组作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Tca8113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相比较,转染Pu-VEGF-siRNA1和Pu-VEGF-siRNA2后Tca8113细胞的VEGF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舌癌Tca8113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灰色筛选法在大肠癌处方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大肠癌处方312首,涉及260味中药,累计用药2 363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进行"证型-药性-频次"数据采集,采用灰色筛选法分析大肠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中医治疗大肠癌的处方以扶正培本为主,需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止血法的辅助应用,用药应考虑补益不忘祛邪,以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通过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大肠癌治疗用药常以补虚、清热、活血化瘀为主。灰色关联度前5位为防风、黄芩、地榆、大黄、地黄,并演化得到5个基础新处方。结论:表明灰色理论联合多元分析的灰色筛选法,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得出的大肠癌用药规律及新处方,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75.
癌性纳差是目前肿瘤疾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疾病治疗及生存时间的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各种经验方、成方等较少,且该类方剂无系统的组方规律研究,隐性规律不能被挖掘,使得临床用药难以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灰色理论并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纳差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自建"癌性纳差处方数据库",并从中筛选出35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并演化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新处方4首。中医治疗癌性纳差的方剂以健脾益气为主,需注重以温补肾精、调理肝肺之气为辅,用药应考虑阴阳的互根互用,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以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成的灰色筛选法,可以实现对方剂组方规律的主客观分析,筛选出的基础新方,能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癌性纳差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 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药物对可切除黑素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PubMed、 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可切除黑素瘤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基于风险比,应用贝叶斯固定效应模型对无复发生存期进行网状Meta分析来评估相对治疗效果。通过StataSE 15和OpenBUGS 3.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章,包括5 587例患者和7种治疗方法。其中Ⅲ期亚组5 019例,存在溃疡亚组2 085例,不存在溃疡亚组2 629例,BRAF突变亚组2 054例;7种治疗分别为手术 + 观察或安慰剂、手术 + 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辅助治疗、手术 + nivolumab辅助治疗、手术 + ipilimumab辅助治疗、手术 + pembrolizumab辅助治疗、手术 + bevacizumab辅助治疗以及手术 + vemurafenib辅助治疗。在网状Meta分析中,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7,95% CI 0.39 ~ 0.57)、nivolumab(HR 0.49,95% CI 0.36 ~ 0.65)和pembrolizumab(HR 0.57,95% CI 0.43 ~ 0.75)辅助治疗在改善无复发生存期上明显比单纯手术治疗更有效;Ⅲ期和存在溃疡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亚组分析结果与上述网状Meta分析相同。不存在溃疡的可切除黑素瘤亚组分析中,vemurafenib(HR 0.48,95% CI 0.29 ~ 0.79)、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8,95% CI 0.33 ~ 0.70)和nivolumab(HR 0.50,95% CI 0.31 ~ 0.79)辅助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pembrolizumab(HR 0.69,95% CI 0.45 ~ 1.06)并没有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在BRAF突变的黑素瘤亚组分析中,与单纯手术相比,bevacizumab(HR 0.60,95% CI 0.43 ~ 0.85)、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7,95% CI 0.38 ~ 0.57)、pembrolizumab(HR 0.59,95% CI 0.38 ~ 0.92)和vemurafenib(HR 0.65,95% CI 0.50 ~ 0.85)辅助治疗均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采用网状Meta分析对各种辅助治疗进行排序,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在网状Meta分析中以及Ⅲ期亚组、存在溃疡亚组和BRAF突变亚组中排第一的可能性最大,而不存在溃疡的亚组分析中,vemurafenib排第一的可能性最大。结论 对于存在溃疡或BRAF突变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是最佳辅助治疗;对于BRAF突变状态未知或野生型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nivolumab是最佳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 robust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 采用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 分别为原儿茶醛(1), 原儿茶酸(2), 香豆素(3), 东莨菪苷(4), 22E, 24-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5), 5α, 8α-过氧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6), (22E, 24R)-麦角甾烷-5, 7, 22-三烯-3β醇(7), β-谷甾醇(8), 麦角甾4, 6, 8(14)22-四烯-3-酮(9), (22E-24R)-麦角甾-7, 22-二烯-3β, 5a, 6β三醇(10), 胡萝卜苷(11), 棕榈酸(12), D-阿洛醇(13)和桑黄素D(14)。结论 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8.
疱疹样天疱疮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8例疱疹样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5.6(27~75)岁.大多数患者皮疹主要发生于躯干和四肢,头面部也可被累及.临床表现多呈疱疹样排列的环形红斑和水疱,常伴有剧烈瘙痒,口腔黏膜损害少见,尼氏征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嗜酸性海绵形成,没有或者有少量的棘层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显示表皮内棘细胞间均有IgG和(或)C3沉积.糖皮质激素和氨苯砜的平均用量分别为66 mg/d(泼尼松量)和75mg/d.结论 疱疹样天疱疮是一种少见的天疤疮异型,临床表现类似于疱疹样皮炎,而具有天疱疮的免疫学特征.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氨苯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77例;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归纳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革兰阴性菌38株,真菌2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ApoE基因存在3种等位基因ε2、ε3、ε4,共有6种基因型ε2/2、ε3/3、ε4/4、ε2/3、ε2/4、ε3/4,感染组的ε3/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感染组,而ε4/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ApoE ε4携带者是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而ApoE ε3携带者是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其中ε4等位基因可能促进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对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 内科住院的肺心病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常规组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改善心室重构等治疗.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