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慢性硬脑膜下积液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具有一定隐匿性,易误诊、误治,手术是其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积液106例,其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3~81岁,平均5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1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双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流调1232人,隔夜禁食12小时以上,空腹采血5ml,测定血糖(B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1232人中,糖尿病(DM)161例,首诊DM病人66例;糖耐量减低(IGT)93例.首诊和IGT病人空腹以及餐后血糖为6.1±2.4mmol/L、7.9±6.1mmol/L;TG、TC、LDL-C为2.3±0.8mmol/L、5.7±0.7mmol/L、4.8±0.9m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1.1±0.3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腹和餐后血糖与TG、TC、LDL-C水平成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加强糖尿病患者血脂相关知识教育及普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时机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组男46例,女34例。采用(1)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2)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3)骨瓣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4)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5)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结果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3例(占28.75%),存活57例(占71.2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争取手术时间,早期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SIADH和CSWS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利用SIADH和CSWS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鉴别两种疾病,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5例SIADH和19例CSWS经过正确的治疗均能治愈,1例SI-ADH患者复发.结论 脑外伤后SIADH和CSWS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分节段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8月,32例椎管肿瘤中18例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并以钛网分节段固定。影像学研究通过术后复查X线片、CT等进行。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6个月。16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内腰围保护下床活动,1例颈髓腹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1例圆锥畸胎瘤患者术后1个月可扶拐下地行走,其余患者出院时或痊愈或还有轻微局部疼痛或感觉障碍。所有患者术后复查影像学均未见脊柱失稳现象,植骨融合良好。结论此术式在切除椎管肿瘤时暴露充分,术后可重建椎管固定可靠,不限制脊柱活动度,减少术后脊柱不稳及加速退变等并发症,为摘除椎管内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方法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含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5例经治疗后存活143例,存活率达81.7%。结论应多方法联合并根据具体病例择优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方法56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ADL分级,Ⅰ级2例(3.6%),Ⅱ级12例(21.4%),Ⅲ级29例(51.8%),Ⅳ级6例(10.7%),Ⅴ级2例(3.6%),死亡5例(8.9%)。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较好方法,可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组选取的病人来源具有自然随机性,依据治疗效果对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各种方法、栓塞材料和栓塞技术要点做出总结和评价,最后对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比较及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室内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9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冲洗,注射尿激酶,并置管外引流治疗。结果参照格拉斯哥治疗结果评价:良好48例(48.98%);中残29例(29.59%),重残8例(8.16%);死亡13例(13.23%)。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创伤小,安全易行,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减少血肿对脑中线结构的损害和后续并发症,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