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急性造血停滞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突然停滞,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低,或3种血细胞减少 [1].起病时多伴高热,贫血严重,进展快.口腔和全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是放射、化学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这种消化道的病理损伤,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还可继发感染、穿孔、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2].2008年5月3日我科收治1例急性造血停滞伴口腔和全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的病人,通过积极的抗感染、保护、修复口腔消化道黏膜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临床治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恒清Ⅰ号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VD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恒清I号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  相似文献   
303.
目的检测应用脐血诱导成熟树突状细胞(DC),并以急性白血病(AL)总RNA冲击该DC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方法取A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以淋巴细胞分离液获得单个核细胞(MNC),并提取RNA。分离脐血MNC,以2×106个细胞/孔接种于12孔培养板,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在培养第5天,加入白血病总RNA,致敏脐血DC。培养过程中,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培养第12天收获成熟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产生白血病特异性CTL,乳酸脱氢酶法(LDH法)测定溶细胞活性。结果脐血来源DC表现出成熟DC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培养第5天,DC相关分化抗原CD1a、CD83、CD86、CD80的表达较培养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至第12天,DC相关分化抗原CD1a、CD83、CD86、CD80的表达较培养第5天增高,另外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的表达也较培养第5天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白血病RNA转染的DC组所刺激的自体T淋巴细胞对自身白血病靶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杀伤活性,而未经抗原转染DC组无明显杀伤活性,按照各效靶比进行两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脐带血产生大量成熟DC,以急性白血病RNA转染此DC,并以此白血病特异性DC诱导产生抗白血病特异性CTL,不失为清除AL患者体内残留灶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0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难治性的ITP是经过足量的正规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或一般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治疗无效或继发失效的患者。2003年1月~2008年3月,我们应用环孢素A治疗15例难治性ITP,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5.
李学敏 《家庭用药》2021,(12):22-23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我是误打误撞地进了中医的大门."唐晓颇教授笑着说.高中时,由于对气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当时认为气功与中医经络相关,1988年,唐晓颇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而后,他师从名中医范永升教授,从此与风湿病研究和治疗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晓颇教授介绍道,在临床中对风湿病患者进行鉴别和诊断非常重要.因为门诊患者中,大约80%都是以疼痛为主诉来就诊的,其中只有一部分患者的诊断是类风湿关节炎."'不再疼痛'是他们最大的诉求.而风湿科医生要用自己的专业对患者的临床结局提供帮助."他强调说. 几十年来,临床、科研、传承,他忙碌着,头发已花白,而样样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306.
朱登萍  李学敏  孙淑丽  宗波 《护理研究》2013,(27):3043-3044
护士对其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影响着护士的情绪工作能力,提高护士的情绪工作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有效途径[1]。护理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将会导致工作懈怠、工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而且依赖于护理管理者的水平[2]。护士长作为护士的第一管理者,把护士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管理中,在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我院临床一线  相似文献   
307.
目的 探讨电针加中医护理改善急性腰扭伤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中医护理,包括中药熏蒸和点穴,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第3、5天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中医护理有利于减轻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痛,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08.
以胶原为载体的蛋白药物体内释放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复合细胞因子引导组织再生修复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蛋白药物一载体释放体系,为了解其在体内降解释放的药物动力学基本性质,以进一步完善材料制备工艺并更好地控制蛋白药物的局部浓度,本研究通过125I-BSA/胶原基复合材料的体内植入释放来模拟这种释放体系的体内动态过程,得到了125I-BSA的释放曲线(AUC=323%×d,MRT=4.83d)。本研究还对药物/材料的复合工艺作了改进,体内释放试验结果显示,用壳聚糖包裹125I-BSA生成胶体颗粒,再和胶原材料复合,可明显增强其缓释作用,更有效地延长药物在植入局部存留的时间(AUC=476%×d,MRT=7.22d)。上述两种复合材料在体外药物释放试验的数据分别与体内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05例。按照治疗状况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出血、穿孔、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保守治疗组(P〈0.05),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好,出血、穿孔、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易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310.
翅果油树 (Elaeagnusmollisdiels)是胡颓科(Eiaeagnaceae)中一种重要的放线菌结瘤树种 ,它仅分布于山西南部和陕西户县 ,为我国特有树种 ,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翅果油树种仁的营养极为丰富[1] ,粗脂肪含量为 4 6 5 8%~ 5 2 4 6 % ,出油率为 30 %~ 35 % ,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 4 5 2 %~5 0 3% ,Vc为 2 6mg/ 10 0g。对它的研究已被广泛重视。于 2 0 0 2年 7~ 10月对其进行了亚慢性毒性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翅果油 ,由山西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比重 0 92 4。推荐摄入量为 2g/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