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半年,咳嗽、咳痰伴喘憋5d于2008年4月24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38.5℃,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查超声心动图(2007年12月6日)显示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厚度1,7cm,左室后壁厚度1.47cm,存在左室流出道入口狭窄(1.15cm),最大压差80.3mmHg,可见二尖瓣收缩期前向移动(SAM征),二尖瓣前后叶对合欠佳,瓣叶面较粗糙,二尖瓣轻至中度反流。  相似文献   
32.
嘉兴市1992~1994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中毒防治工作仍是现阶段劳动卫生的重要内容。为及时了解我市近年来农村农药中毒发病动态,为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于1992年至1994年对五县二区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结果见表1、2、3、4。  相似文献   
33.
34.
35.
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及其远期改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和回顾分析46例肥厚型心肌病,其中《例最长超声检查间隔时间8~10年,前后对照分析其心肌结构超声特征,发现典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经过长期病程后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改变表现为肥厚的心肌厚度减小,室间隔厚度平均下降0.43cm,心腔扩张,心肌收缩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6.
3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正常胎儿血流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李新民,李卫萍,张燕妮,牟楠楠,刘兰芬中图法分类号R714.511990年10月~1994年4月对中晚期孕妇肾动脉、子宫胎盘动脉、脐动脉、胎儿降主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进行了检测,以探讨正...  相似文献   
38.
1病例简介患者杨某,男,27岁,农民合同工。1997年10月2日上午9时许进入某化工厂反应池周围作业,约5分钟后突然尖叫一声倒地抽搐,呼吸急促,呼其不应,眼睁,无呕吐及尿便失禁。当即被抢救出,半小时后送达医院急救。入院检查:体温36.5℃,心律齐,心率90次/分,呼吸浅快,40次/分。血压17/10kpa,急性面容,神志昏迷,两睑上翻,压眶无反应,两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0.5厘米,对光反射不明显。唇紫,颈软,呼吸音粗,两肺未闻及罗音。腹软,两侧巴彬氏征(-)。入院诊断: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抢救过程:吸氧,使用速尿40mg,…  相似文献   
3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心腔瘘的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心腔瘘的图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10例冠状动脉心腔瘘的多种解剖异常进行观察。结果 彩色多普勒诊断的共同特征是:冠状动脉局部扩张,其中7例为右冠状动脉增宽,1例为左冠状动脉主干增宽,2例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增宽;心腔内出现异常相对高速度血流,为瘘管血流入心腔所造成,其中漏入左室6例,入右 2例,入右室流出道1例,入冠状静脉1例;右安然无恙太动脉瘘管常沿右房室交界纡曲走行,左冠状动脉瘘管常沿左房室交界走行,局部可见瘘管的断面,介绍2例合并较大动脉瘤的超声图像。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心腔瘘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摸清容县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全县土源性线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本底调查方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 法)对3 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满1 年以上者开展调查.结果 容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9.20%,钩虫感染率(15.14%)高于蛔虫感染率(13.88%),提示钩虫感染是本地土源性线虫的主要寄生虫.不同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的人群感染率有所差异.结论 由于钩虫和蛔虫的感染途径和对驱虫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防治策略上要首先考虑针对钩虫的措施,才能很快地降低土源性线虫的总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