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maximum stem-cortical bone contact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long-term fixation of the prosthesis; narrowing stem-cortical bone space and the bony ingrowths reduces the reaction to debris due to wear, the particle flows caused by the wear debris, the bone resorption, and the growth of pseudomembrane.1-4 We realized that the endosteal contour varies significantly from person to person.5,6 Thus, only one common designed prosthesis is not sufficient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in terms of modelling the proximal femur, therefore computer-assisted reconstr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canal model of the femur is a very promising way to produce custom hip stem prostheses.7-9 相似文献
62.
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合成的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与细胞标准株体外共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材料进行初始强度的力学测试。力学测试显示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初始强度.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碳酸钙与聚L-乳酸复合后,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并使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3.
背景:由于人体的绝对个性化特点,标准人工假体与患者骨骼之间的误差使二者难以很好匹配,不能确保人工关节的长期稳定。目的:利用已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程序,建立个体化股骨假体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模拟对比力学实验,验证个体化股骨假体是否优于普通型股骨假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05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成人新鲜股骨尸体骨。方法:取成人尸体股骨做全长CT扫描,得到CT二维图像。将其输入计算机。利用开发的边缘识别和三维轮廓提取软件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识别髓腔内外轮廓,提取髓腔内外轮廓及假体轮廓数据,建立股骨和个体化股骨假体的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普通生物型和骨水泥型假体三维模型,在此平台上模拟临床手术置换骨水泥型、生物型和个体化定制型3类股骨假体。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模拟单足和双足站立状态,测量3种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界面应力和初始微动情况。结果:对最初设计的软件中边缘提取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Canny算子,得到了更好的边缘检测结果。改进后的软件运行稳定,计算结果可信,符合预期要求。设计的个体化股骨假体的假体应力、股骨上应力、界面应力及初始微动均显著低于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P〈0.01)。结论: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运行准确可靠,可完成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此平台上设计的个体化股骨假体具有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以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组58例患儿符合王慕逖主编的《儿科学》(第5版)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均为本院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患儿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颅内幕上静脉窦的血管影像,为正确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对100例非静脉系统疾病患者的颅内静脉窦DSA造影片进行研究,观察窦汇区血液分流方向,静脉窦显影率、静脉窦狭窄及动脉硬化对其影响、静脉窦狭窄后侧支循环等.结果 窦汇区静脉血均以右侧优势分流最多见,其次为两侧横窦对称分流,最后为左侧横窦优势分流.横窦、上矢状窦及乙状窦显影率均为100%,直窦显影率为90%,下矢状窦显影率为70%.左右横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狭窄分别为32例、15例、14例、6例.结论 影像学上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示静脉窦有狭窄并不一定代表临床上有急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表现. 相似文献
66.
非药物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药物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32名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根据镇痛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药物镇痛组、单纯护理干预组及药物镇痛联合护理干预组(联合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4h的平均VAS评分基本相同。联合组术后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三组间的VAS疼痛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药物镇痛治疗能有效地减轻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生理、心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康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ox-LDL、M-CSF、P选择素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ox-LDL、M-CSF、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ox-LDL、M-CSF、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ox-LDL、M-CSF、P选择素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术式,在减轻病变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组配式髋关节假体便于调整偏心距和肢体长度,但假体界面间的磨损可导致炎性假瘤、骨溶解等不良反应。探讨髋关节假体界面间的磨损因素有利于改进产品的设计制造理念、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可以帮助手术医生优化手术技术、减小人为因素对假体磨损的影响。既往有大量文献探讨了假体头-臼界面间磨损的机制,此界面间磨损的机制已被阐述得相对明确。除头-臼界面外,头-颈界面间的磨损被认为是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不明原因疼痛、假体松动翻修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影响头颈部磨损的因素众多,假体的设计(如假体材料、假体锥度)、手术技术(如击打力度、假体错配)和患者因素(如年龄、性别、活动量)等都对头颈部磨损产生重要影响。头颈部磨损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头颈部磨损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应通过优化假体设计、提高手术技术、指导患者康复等方法进行预防。通过文献回顾围绕头-颈界面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头颈部磨损所导致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关节外科医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