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为 Shy-Draget 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多系统性疾病,病因不明,易于误诊。现将我们从1977年以来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43—57岁,发病年龄42—53岁。首发症状:头晕、晕厥、走路不稳4例、尿频、阳萎2例。体征:本组6例均有表情呆板,构音不清,双手震颤,水平眼震和共济失调。6例有5例引出病理反射,肌张力增高。血压:6例测量坐位血压均较卧位降低40~60/30~40mmHg。头颅 X 光平片及颈椎片均正常。脑电图1例不正常。心电图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报告3例颈椎手法操作产生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并分析其引起的因素。例一:43岁女性,因头痛接受每月一次的机械整复,入院前日她注意到在进行颈椎手法操作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此后24小时内发生四次呕吐,发音困难,视物向右转,双眼及右颈压痛,双瞳孔不等大,光反应灵敏,有旋转性眼震,有明显的躯干运动失调。指鼻试验不准,腱反射亢进。右侧肢体肌力减退,过1(1/2)小时后完全恢复,且双瞳均匀相等,半小时后旋转性眼震消失。血尿常规正常,测定血小板功能的循环凝集比例和自然凝集试验正常。颈椎正常。五周后放射性脑扫描正常,此时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完全正常。例二:28岁,女性。为了减轻头痛,入院当日上午被行颈椎手法操作。当即感到不适并呕吐三次,继之意识丧失。意识恢复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眩晕,视力模糊,耳鸣,左半身动作不灵。左侧周  相似文献   
143.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卒中发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高血压性脑血管损害 ,在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 ,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的高低与脑卒中的病灶性质及类型、病情的进展或好转等紧密相关。成功有效地调控血压可显著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再发率 ,在脑卒中治疗时 ,血压调控是同疗效紧密相关的重要措施之一。1 脑卒中后血压多有升高或波动脑卒中后血压短时升高 ,持续不同时间后血压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脑卒中后 80 %以上病人在 2 4h内血压增高 2 1.3kPa/ 12 .7kPa (160mmHg/ 95mmHg) ,而在 4d~ 10d后血压自行下降趋向稳定。有人…  相似文献   
144.
报告37例多发性硬化(MS)的CT、诱发电位(EP)及临床资料。急性期、亚急性、活动期CT主要为低密度病灶,而慢性期除低密度灶外,尚有皮层、皮层下、脑干、小脑萎缩。41例次行EP检查,异常27例次(65.8%),其VEP异常率为73%。文中对MS的CT、EP及临床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5.
对471例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药物与疗效的模糊关系,揭示药物与疗效间量化规律。先计算出每种药物的隶属度,进而计算出每种药物的疗效征值。根据隶属度和疗效特征值评判了四组病例不同用药疗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6.
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具有促进神经元能量代谢、激活突触传递功能、改善脑血循环、降血压等药理作用。为了验证其临床效果,我们对氢化麦角碱(斯洛文尼亚莱柯公司生产,北京迈特发市场预测发展有限公司总代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 1.入组标准:(1)符合1986年全国第3次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4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脑脊液生长抑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6例急性脑梗死(ACI)、43例急性脑出血(ACH)、1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及40例对照者的血浆SS含量,同时测定部分患者及对照者的脑脊液SS含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SS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尤以ACI组及SAH组比对照组差异更显著(P<0.05,P<0.01),脑脊液SS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CI组P<0.05,余者P<0.01),3周内动态观察SS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SS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8.
镁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镁钙的变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方法检测107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镁、钙含量;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SD大鼠在MCAO后6h、12h分别测定梗死侧、对侧脑皮质匀浆及血清镁、钙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g2+含量减少(P<0.05);SD大鼠MCAO后,缺血区脑皮质匀浆镁含量明显低于、钙含量明显高于健侧对应脑皮质区及对照组(P<0.01),同时12h组血清镁下降、钙升高(与对照组及MCAO6h组比较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缺血区脑组织及血清镁含量下降、钙含量升高;镁钙参与了缺血性脑坏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9.
前言——重视老年帕金森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森病 (PD)是老年病学的典型疾病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黑质和纹状体通路慢性进展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以及姿势反射障碍。本病的发生在种族及地区有很大差异 ,白种人发病最高 ,黄种人其次 ,黑种人最低。发病率西方为 10× 10 - 5~ 2 0× 10 - 5,亚洲为10× 10 - 5,非洲为 4 5× 10 - 5。患病率西方为 10 6× 10 - 5~ 30 7× 10 - 5,亚洲为 4 4× 10 - 5~ 82× 10 - 5,非洲为 31× 10 - 5~ 5 8× 10 - 5。国内外PD患病率日趋增多 ,我国 (1983)为4 4 3× 10 - 5,近年来京沪两地 6 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50.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薛旭  李作汉 《现代康复》2000,4(2):174-175
随影像学发展和尸解病例增多,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已渐为人们所认识。本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头颅CT、MRI改变、,诊断一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康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