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应用组织块培养的方法,观察TGF-β1及其受体抑制剂SB-431542对皮肤组织特异性Smad4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皮肤组织特异性Smad4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制成背部烫伤模型。伤后5d取创面边缘皮肤组织,剪成1mm×2mm皮块,行组织块培养。实验分为6组,分别是:(1)Smad4基因敲除组(A组);(2)Smad4基因敲除+SB431542组(B组);(3)杂合子组(C组);(4)杂合子+SB431542组(D组);(5)野生型组(E组);(6)野生型+SB431542组(F组)。B、D、F组加入5×10^-4 MSB431542,作用1h。各组均加入5ng/ml TGF-β1,于37℃,5%C02条件下培养。于培养的第0、8、16、24、32、40、48小时,加入10μM BrdU标记液,标记1h。10%中性甲醛固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计算BrdU阳性率。结果TGF-β1可以降低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表皮细胞PCNA阳性率和BrdU掺入率,TGF-β1作用于野生型小鼠16h,表皮细胞BrdU掺入率即有明显降低,但对基因敲除组小鼠无该作用,在皮肤组织块培养条件下,预先应用受体抑制剂SB431542作用1h,则TGF-β1的这种作用不再存在。结论TGF-β1对表皮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受体拮抗剂SB-431542能拮抗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中毒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葡萄球菌毒素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并发症,最早见于儿童小面积烧伤。国内刘炳森报道过15例。刘凤彬、李冬梅等报道过32例。我科从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儿童烧伤病例中,符合本病诊断的有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烧伤以与烧伤面积成比例的体温升高为特征,实验研究未报道过这一临床情况。研究选用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烧伤面积≤35%组,3)烧伤面积36~45%组,4)烧伤面积≥46%组。实验前1周,动物饲养于相对湿度40%、带有监测光线变化的恒温28℃的环境。喂以Purina饲料,使其自由活  相似文献   
74.
尼莫地平抑制烧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严重烧伤后 ,大量炎症介质释放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库普弗细胞 (KC)是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 1β、IL 6的重要来源。钙离子通道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 ,在KC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 (NMDP) ,观察调  相似文献   
75.
脓毒综合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并发症。尽管及早使用抗生素和给予充分的血浆扩张剂进行复苏,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很高。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本文用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不  相似文献   
76.
“毛细血管漏”是发生烧伤感染、ARDS、MOF的基础。烧伤后机体中性粒细胞预诱而损害内皮细胞是导致“毛细血管漏”的关键。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使预诱的中性粒细胞(PMN)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性得到增强并预诱PMN氧化酶,这是导致“毛细血管漏”的主要因素。为此,观察了烧伤病人血清预诱中性粒细胞NADPH:O_2氧化还原酶的能力及其与伤后时间的关系,并探讨了PAF是否为预诱PMN的一个因素及PAF特异性拮抗剂WEB2170能否阻断PMN预诱。10名部分或全层皮  相似文献   
77.
夏照帆主任当选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喜讯传来,全院上下欢欣鼓舞.作为夏主任的助手和同事,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也深深体会到她的成功来之不易.十年磨一剑,夏主任凭着她对事业的执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了长海几代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大鼠烧伤后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IRS-1 Ser307)磷酸化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体质量160~170g)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8)、烫伤组(n=8)和烫伤 西罗莫司组(n=8).烫伤组和烫伤 西罗莫司组大鼠制成烫伤面积为30%的Ⅲ度烫伤模型,伤后第4天禁食5 h后的大鼠腹腔注射西罗莫司(0.4mg/kg)2h后,进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实验,实验后颈动脉放血处死,立即采集肌肉和脂肪标本,采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IRS-1及其磷酸化丝氨酸307和酪氨酸活性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肌肉组织中磷酸化哺乳类西罗莫司靶点激酶(mTOR)表达的差异.结果: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实验中假烫伤组、烫伤组和烫伤 西罗莫司组10%葡萄糖输注率分别为(12.33±0.42)、(6.61±0.27)和(10.35±0.63)mg/(kg·min),烫伤组和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烫伤大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IRS-1 Ser307活性较假烫伤组明显升高(P<0.05),而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较假烫伤组明显降低(P<0.05).西罗莫司明显降低烫伤大鼠IRS-1 Ser307活性而明显增加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烫伤后磷酸化mTOR活性升高,西罗莫司显著抑制了mTOR活化.结论:西罗莫司通过抑制mTOR磷酸化作用从而降低了IRS-1磷酸化丝氨酸307活性,至少部分减轻烧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胃肉瘤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肉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外科于1952~1982年间发现50例,均经手术及组织学诊断证实.临床资料一、本组50例胃肉瘤,占同时期我院胃恶性肿瘤1,253例中的3.99%。其中有平滑肌肉瘤27例,网  相似文献   
80.
脑损伤无论是否并发出血,死亡率可高达60%,出血引起低血容量又能明显增加脑外伤死亡率。有实验证明高张液复苏可降低颅内压并改善大脑血供。21只成年猪(40~45kg)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仅给予维持液体量;Ⅰ组放血至血压50mmHg30分钟后,快速补给4ml/kg乳酸林格液(LR)并维持剂量使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在基值;Ⅱ组同样放血,快速补给4ml/kg乳酸钠高张液(HSL:500mOsm/L)并维持剂量使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在基值。在伤后4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