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急性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防治效果及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中信惠州医院就诊的急性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患病组; 同期收集来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 患病组脑梗死各时间点(入院后第1 d、第2、4、8周)对患者的Lp-PLA2水平进行检测,健康对照组人群在体检时进行相同检测,对比2组间的差异。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分析Crouse积分与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治疗后应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其与LP-PLA2水平的关系。结果 各时间点患病组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患病组患者从发病到缓解血浆Lp-PLA2水平逐渐改善(P<0.05); 患者的Crouse积分比较,患病组中不稳定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5); 患病组中患者Lp-PLA2水平比较,不稳定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5); Lp-PLA2水平与斑块稳定存在相关性,并与稳定斑块呈负相关(OR=-2.586,P<0.05); 治疗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轻型患者的Lp-PLA2水平低于中型与重型患者(P<0.05),预后良好患者的Lp-PLA2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结论 Lp-PLA2可能是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水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记忆改变的作用,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48例癫痫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分别在术前l周、术后2周和术后6月进行3次测评.结果:随访1年内,Engle I级38例(79.1%),II级6例(12.5%),Ⅲ级3例(6.3%),IV级l例(2.1%).术后2周,患者的记忆功能有明显的减退;至术后6月,记忆功能又有所恢复,和术前1周水平相当.而有海马硬化者、优势半球侧手术者、术后疗效差者记忆功能下降较为明显.结论:前颞叶切除术后2周,癫痫患者记忆水平有所下降,其后又逐渐恢复.海马硬化、优势半球侧手术、术后疗效差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3例(71.6%),Ⅱ级切除9例(28.4%),其中Ⅱ级切除者手术后行γ-刀治疗.全组病例41例恢复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瘫,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案应个体化,并注意脑静脉引流系统的保护,要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为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及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持.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5月接收的12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脑梗死不同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小脑梗死组30例、皮层梗死组33例、脑干梗死组29例及皮层下梗死组32例,对比观察四组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参数和睡眠障碍、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患者睡眠结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脑干梗死组和皮层下梗死组觉醒时间远多于小脑梗死组和皮层梗死组,小脑梗死组NREM 1+2期、NREM期明显短于皮层梗死组、脑干梗死组及皮层下梗死组,小脑梗死组REM期、NREM 3+4期明显大于皮层梗死组、脑干梗死组及皮层下梗死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PSQI评分和NREM1+2期、觉醒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r>0);与REM期和NREM 3+4期呈负相关关系(P<0.05,r<0).结论 皮层下梗死睡眠结构紊乱发生率更高,并且睡眠结构的变化和脑梗死后抑郁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在外科系统当中属于专业性较强的高风险学科。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特别危重,医治后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多,死亡率相对比较高,而患者期望值要求相当高,医治的效果稍有疏忽,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为了加强医师的责任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诊断、检查结果、医治预期效果、医疗风险等都要有预见性评估,详细如实地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术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2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单纯放疗组(64例)、给予术后单纯放疗和放化疗联合组(62例)、给予放疗后替尼泊苷联合司莫司汀化疗,对组间生存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成人恶性胶质瘤术后单纯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6%、31.25%、15.63%;术后同步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50%、30.65%。同步放化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NOX4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纤维化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PFD对NOX4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C57健康雌性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FD干预组(A组)、模型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3组,每组各18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3.5mg/kg)的方法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小鼠肺组织行病理切片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X4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显示:造模后B组于第7天、第14天、第28天3个时间点肺纤维化评分较C组均增加(P<0.05);A组肺纤维化评分较B组降低(P<0.05)。造模第7、14、28天3个时间点B组肺组织Hyp含量较C组均增高(P<0.05);A组肺组织Hyp含量较B组减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造模第7、14、28天3个时间点B组小鼠肺组织均可见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肺成纤维细胞中NOX4广泛的强表达;C组NOX4表达较B组弱(P<0.05);A组NOX4表达较B组减弱(P<0.05)。结论 NOX4在肺组织广泛表达,其表达上调可能与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形成相关。PFD可下调NOX4表达,提示NOX4有望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中信惠州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同期抽取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急性期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并观察和对比两组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最大血流速、最小血流速、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血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周阻力、临界压水平、脉搏波速以及特异性阻抗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1周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会明显变化,利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能够有效对脑组织进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OPD大鼠骨骼中磷酸化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气管内滴人脂多糖+反复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Westernblot方法测定大鼠骨骼肌内磷酸化NF_x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膈肌中IL-1B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COPD大鼠骨骼肌中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IL-1p在血清及骨骼肌中的表达均升高(P〈O.01);NF-κB与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1.55,P〈0.01)。结论:COPD大鼠骨骼肌中NF-κB表达上调,IL-1β可激活骨骼肌中NF-κB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OPD大鼠骨骼中磷酸化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脂多糖+反复熏香烟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骨骼肌内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膈肌中IL-1β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PD大鼠骨骼肌中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IL-1β在血清及骨骼肌中的表达均升高(P0.01);NF-κB与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结论:COPD大鼠骨骼肌中NF-κB表达上调,IL-1β可激活骨骼肌中NF-κB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