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建立小儿咳喘灵颗粒中6种主要活性成分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绿原酸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其与其他5种成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4,5-O-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对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校正因子重复性较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偏差较好,相对误差<5%。结论: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中6中绿原酸类成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我中心学生常见病督导检查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来分析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将1000例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500例以及对照组500例,干预组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对象单纯性肥胖情况。结果干预组进行干预后肥胖率不断下降,而对照组(未进行干预)肥胖率有所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以及运动因素等方面,其中饮食习惯出现频率最高,为78.42%。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对饮食习惯以及运动因素等进行干预将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红花中非法染色物新品红、金胺0和苏丹红Ⅳ的含量.方法 采用安捷伦EC-C18(2.1 mm ×50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20 mmol/L甲酸铵+0.1%甲酸(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离子化方式为ESI,检测模式为MRM,选择离子对:(1)新品红m/z 330.3→223.2,m/z330.3→300.2;(2)金胺O m/z 268.2→147.2,m/z 268.2→252.2;(3)苏丹红Ⅳm/z 381.2→224.1,m/z 381.2→91.1.结果 该方法新品红、金胺O和苏丹红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86 ~ 271.50 ng/ml、0.1392 ~ 348.00 ng/ml和0.1352 ~338.00 ng/ml,回收率(n=6)分别为97.45%、96.44%和97.58%,RSD分别为0.70%、1.12%和0.8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小于3%.结论 该方法提取简单,测定方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红花中非法染色物新品红、金胺O和苏丹红Ⅳ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研究其与临床标准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MMR蛋白表达缺失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情况。结果:临床诊断或可疑的Lynch综合征22例(7.0%),存在MMR表达缺失者49例(15.7%)。临床诊断或可疑Lynch的患者中,存在MMR表达缺失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1),其中主要是MSH6表达缺失存在差异(P=0.004)。MSH2表达缺失和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低(P=0.002,P=0.045)、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25,P=0.020)、肿瘤分化差(P=0.030,P=0.010);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相对年龄更小(P=0.021)。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在诊断或可疑Lynch综合征患者中的比例更高,可用于辅助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及诊断。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不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阴道定植是指孕妇的生殖道内携带GBS而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这种定植感染对母婴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孕妇来说,GBS阴道定植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出现无症状菌尿、膀胱炎、早产等,甚至发展成为产褥感染。在分娩过程中,细菌可通过上行感染、垂直感染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导致包括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在内的严重并发症,成为各国新生儿死亡的常见病因。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分娩前GBS筛查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策略,但仍有一定局限性。GBS毒力基因的检测和研发针对性疫苗将是今后改善母儿结局、实现最佳经济卫生效益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