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丁小琳  曾宪强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76-2176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多行盆腔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我院自1999年11月~2005年1月对6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8岁。初产妇44例,经产妇25例。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59例,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10例。出血量约在1 500~7 000 m l左右,临床经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行急诊介入治疗。1·2方法。常规穿刺右股动脉,引入4F或5F Cobra导管,头端置于第2腰椎下缘水平行DSA检查,造影剂总量为20 m l,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22.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困难,内科保守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我们自2001年 ̄2005年对26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放置空肠营养管、胃减压管、脓腔引流管后对症处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21例,女5例,年龄47岁 ̄76岁,食管癌弓上吻合17例,贲门癌食管胃弓下吻合9例。术后7天进流食后出现体温升高,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未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患者可引流出大量混浊液体及部分食物残渣。胸部摄片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纵隔影增宽等征象;应用76%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纵隔…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血管区域(Angiosome)概念引导下行介入治疗在糖尿病足(D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DF溃疡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ngiosome组)99例,采用以Angiosome概念为指导的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对照(Con)组90例,采用常规PTA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治疗效果指标及术后6个月时的终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溃疡面积较术前降低,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皮肤温度及经皮氧分压较术前上升(P0.05或P0.01);Angiosome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溃疡面积低于Con组,跛行距离、ABI、皮肤温度及经皮氧分压高于Con组(P0.05或P0.01)。Angiosome组溃疡愈合时间[(24.12±3.41)vs(36.53±5.25)d]和截肢率(2.13%vs 10.23%)低于Con组(P0.05或P0.01);术后6个月通畅率[94.68%(89/94)vs 73.86%(65/88)]和溃疡完全愈合率[85.11%(80/94)vs 68.18%(60/88)]高于Con组(P0.01)。结论以Angiosome概念为指导行DF介入治疗有助于创面愈合,提高跛行距离、ABI及皮肤温度,短期内扩张血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分析甲状腺腺瘤的磁共振(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结果 甲状腺腺瘤的MRI表现为:T1呈稍低信号,T2呈明显高信号,形状规则,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增强可见完整强化环。结论 MRI检查对甲状腺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应用低场开放式MR I引导下肾囊肿硬化剂治疗的初步经验。探讨肾囊肿介入治疗方法,提高介入治疗肾囊肿的水平。方法本组共计19例肾囊肿,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4~66岁,病变直径在5~13.5 cm。右侧13例,左肾6例,单发病变18例,多发(1肾2囊肿)1例。腹部包块 腹部不适6例,仅自觉腹部不适10例,3例为体检时发现。术前化验肾功能不全者3例。手术准备: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肾功能,凝血五项,血、尿常规,确认无禁忌证。硬化剂:无水乙醇。用量:视囊肿大小,原则上为囊肿体积∶硬化剂体积=1∶0.25。常规定位穿刺成功后,抽出囊液,按比例注入无水乙醇,25m in后,重新扫描确认无液体外渗,抽出硬化剂,保留5~10m l。结果本组肾囊肿MR I表现为均一的长T1、长T2信号,与呈中等信号肾的实质界限清楚,肾周脂肪呈明显短T1信号,穿刺针呈无信号,对比反差清楚。全部病例1次定位穿刺成功率为100%,抽出囊液后囊肿均明显缩小。硬化剂轻微渗出1例,即时并发轻微的上腹部疼痛。其他病例均无术中术后不适感。3个月~1年随访观察,腹部包块消失,不适感消失。影像学评价,显效(囊肿全部消失):11例,有效(囊肿缩小80%以上)8例。无效(囊肿缩小小于80%大于50%)和进展(囊肿缩小小于50%或增大)0例。结论肾囊肿为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实验提示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单纯肾囊肿较大时有症状,且合并出血、感染,发现囊肿及时治疗是有必要的。应用开放式MR I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肾囊肿,无X线辐射损害,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硬化剂治疗疗效好,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有价值的非手术治疗肾囊肿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甲亢介入治疗的副作用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61例甲亢病人的异常甲状腺上、下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插管,并用聚乙烯醇微粒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颈部不适,53例(86.9%)出现颈部疼痛及不同程度吞咽困难,11例(18.0%)出现发音困难,声音嘶哑,17例(27.8%)出现牙疼,18例(29.5%)出现皮肤瘀斑,1例(1.6%)患者出现脑梗塞,1例(1.6%)患者出现甲状腺危象,无1例病人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或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结论动脉栓塞法治疗甲亢有一定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严格操作规程,术后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可防止及控制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1 对象与方法 近年来,我科对21例脑膜瘤病人术前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栓塞供血动脉,以使术中出血减少,肿块缩小。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3~56岁,平均47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视矇、呕吐、肢体乏力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致死率和致残率高.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栓塞治疗特别是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的应用,已成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出血急性期颅内动脉瘤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吕国义  殷洁  曾宪强  向旭 《医学信息》2006,19(12):2170-2171
目的 探讨烟雾患者的临床与MRA表现特征。方法 对33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MRA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结果 未成年患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表现,成年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表现,全部患者颈内动脉或分支均有狭窄或闭塞及异常血管形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脑卒中和头痛。结论 对于年轻患者反复头痛、有卒中史者,成年患者有脑出血史,MRI有异常血管信号者,可采用MRA技术除外烟雾病。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寻找DSA上前交通动脉瘤的病理解剖特点,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测量动脉瘤瘤颈,动脉瘤长轴与载瘤动脉夹角;统计前交通动脉瘤供血情况;统计动脉瘤与与前交通动脉的关系并分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多为一侧优势供血,或单侧供血占86%;侧向突出之束状动脉瘤最多,占90%,前交通动脉梭状膨大占10%;窄颈动脉瘤较多见;瘤颈与前交通动脉夹角情况有利于从供血侧进入微导管。结论:从DSA上反映的前交通动脉瘤的病理解剖特点分析,绝大多数适应于行介入栓塞治疗,极少数可行显微夹闭或孤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