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巨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卵巢排卵及月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巨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手术剥除卵巢肿瘤后完整保留卵巢皮质,对照组剥除卵巢肿瘤后保留部分卵巢皮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大小、卵巢功能及术后月经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卵巢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2.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0月~2001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1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最大为28 cm×11cm,最小为8 cm×6 cm,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皮瓣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结果 随访1.5~6年,36例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得到缓解,32例有反复发作腰痛者29例明显好转,23例术后腰痛症状消失,30例下肢神经根性痛全部消失,25例皮肤感觉减退者23例恢复,16例拇趾背伸肌力下降者14例恢复。按照Nakal评分标准:优25例,良5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达83.3%。结论 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安全、简便,可最大限度减少脊柱不稳定性,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在微创条件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方法 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 2例 ,髁间棘撕脱骨折 2例 ,胫骨后侧平台塌陷伴髁间棘撕脱骨折 1例。结果  5例病人骨折复位满意 ,髁间棘撕脱骨折病例其交叉韧带均恢复其张力。患膝无疼痛及不稳 ,关节活动恢复良好。结论 关节镜的使用为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提供了一种创伤极小、可准确复位手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首例女性同种异体右手移植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 0月 1 8日 ,在我院 1 0余科室的协助下 ,施行 1例世界首例女性同种异体右手移植 ,现已安全渡过了超急排斥反应期及加速排斥反应期和感染期。患者右手成活良好 ,右腕部已能进行屈伸活动 ,右手指可以微动。患者本人对所移植的手臂乐于接受 ,心理状态良好。目前已进入康复治疗期。患者 ,女性 ,37岁 ,一般状态良好。 1 6年前在工作中不幸被机器绞掉右手 ,在当地医院行残端成形术 ,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右前臂桡骨残留 6cm ,尺骨残留 8cm。供体双前臂取自脑死亡自愿捐献者。术前组织配型 :供体血型为O型 ,受体同为AB型血 ;Rh血型相…  相似文献   
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a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肺部慢性疾病,相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呼吸道及肠道菌群在COPD的发病及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不同表型COPD患者呼吸道菌群种属分布情况及其丰度、肠道菌群对COPD发病机制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为拓展对COPD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有关肠?肺轴对COPD发病影响的了解,探讨COPD的新型防治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新型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蛋白在人退变软骨细胞应力模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构建人退变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应力刺激模型,采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FX-4000T处理软骨细胞,根据预试验结果加载0.5 Hz的加载频率和20%的细胞拉伸率。按细胞的处理时间分成0 h,2 h,12 h,24 h和48 h机械应力组。采用RT-PCR技术,Western-blot检测Piezo1蛋白在周期性牵张应力作用下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iezo1蛋白荧光的强弱。结果:(1)RT-PCR结果显示,2 h牵张应力组Piezo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较0 h牵张应力组增加(F=13.917,q=0.037 1,P0.05),24 h牵张应力组Piezo1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峰值,而48 h牵张应力组Piezo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24 h牵张应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17,q=0.049 5,P0.05)。(2)Western-blot结果显示,2 h牵张应力组Piezo1的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0 h牵张应力组)略有增加(F=19.341,q=0.037 1,P0.05),24 h牵张应力组的Piezo1蛋白的表达量最多,而48 h牵张应力组的Piezo1蛋白表达量较24 h牵张应力组降低(F=19.341,q=0.017 7,P0.05)。(3)Piezo1蛋白表达于髓核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并且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蛋白的荧光强度也有相应的增加。结论:在人类退变软骨细胞中,新型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蛋白有微量表达,加载周期性机械拉伸力后,Piezo1蛋白的表达量增多,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8.
背景应用干细胞移植及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缺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设计左右侧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材料10~个月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5 kg.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传代扩增.取兔12只行桡骨中段截取1.5 cm骨质,造成完全骨缺损.于左侧缺损处植入载有骨髓基质细胞的胶原海绵,右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对照.12周后麻醉状态处死动物,比较基质细胞和胶原海绵复合物移植与单纯胶原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X射线片评价标准按骨缺损修复分期方法(分为0~5级,5级为骨缺损全部被新骨替代,0级为无新骨修复).主要观察指标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组织化学观察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纳入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侧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处骨痂坚实突出于骨缺损处,与断端连续性好.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断端间有纤维组织连接.②两侧兔桡骨缺损处X射线观察在第12周实验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髓腔通畅,塑形不完全.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断端.③两侧兔桡骨缺损处组织学观察第12周实验侧骨缺损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基质.对照侧仅在断端间见少量骨细胞,断端处为纤维组织充填.④兔桡骨缺损电镜观察实验侧成骨细胞接近正常骨细胞可见大量丰富扩张内质网,蛋白合成旺盛,细胞器含量丰富.结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一种骨源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经过扩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修复骨缺损性疾病.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FK506和FTY720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以FK506和FTY720为免疫抑制剂,进行了140例异体肢体移植动物实验。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实验组根据用药剂量和药物不同分为6组:FK5061mg/(kg&;#183;d)组,FK5062mg/(kg&;#183;d)组,FTY7200.03mg/(kg&;#183;d)组,FTY7200,1mg/(kg&;#183;d)组,FTY7200.5mg/(kg&;#183;d)组,小剂量联合用药组FK506[mg/(kg&;#183;d)]+FTY720[1mg/(kg&;#183;d)]。各组用药时间均为术前1d开始,直至肢体坏死。术后通过观察大鼠伤口情况、异体移植肢体的血运变化,判定各组移植肢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和移植肢体存活时间(以在移植肢体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持续24h视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以皮肤脱落或出现干性坏疽为移植肢体坏死标准为);对照组于术后第5天、各实验组于术后第10天切取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按B&;#252;ttemeyer肢体移植组织排斥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分级(0级为无排斥,1级为轻度排斥,2级为中度排斥,3级为重度排斥),计算平均排斥反应级别。结果:每组纳入结果分析的动物均为20只。①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和移植肢体存活时间:各用药组均长于对照组(t=2.89~4.18.P&;lt;0.01);小剂量联合用药组明显长于其他用药组(t=4.04~5.79,P&;lt;0.01)。②移植肢体皮肤组织平均排斥反应分级:各用药组均低于对照组(1.87&;#177;0.42,1.31&;#177;0.31,2.21&;#177;0.36,1.69&;#177;0.33,1.34&;#177;0.28,0.35&;#177;0.24和2.86&;#177;0.38;t=2.74~4.74,P&;lt;0.05),小剂量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其他用药组(t=3.75~5.12,P&;lt;0.01)。结论:①单独口服FK506或FTY720能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不同程度地较对照组延长。②给予FK506和FTY720进行联合免疫抑制时,应用的剂量较小,所产生的副作用也较轻时,仍可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