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开放与灌注参数及出院3个月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15例,进行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检测,依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成轻度(42例)、中度(39例)和重度(34例)组,依据血管狭窄中度、重度患者侧支循环评分(CS)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37例)和不良组(36例);对比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健康侧和病灶侧灌注参数情况;对比侧支循环不良组和良好组患者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灌注参数、入院NIHSS数值及出院3个月的mRS评分差异情况。结果轻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F、CBV较健康侧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低于健康侧,MTT及TTP高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及CBF均低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和重度患者进行CS评分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组与良好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时mRS评分、CBV、MTT、TTP、CBF及入院时的NIH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对其脑血流灌注影响严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 BWSTT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用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行走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 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量表、FAC、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 P均<0.05),且观察组训练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训练后( P均<0.05)。结论 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74.
武婧  崔王飞  曹凌  郭雪蓉 《中国肿瘤》2022,31(11):869-87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的上消化道癌流行现状及2013—2017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变化。[方法] 整理2013—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数据及人口资料。根据2017年符合质量审核标准的数据,计算上消化道癌的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准化率(简称世标率)、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以及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准人口采用全国2000年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利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2013—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了解其时间变化趋势特征。[结果] 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共有上消化道癌新发病例3 299例,粗发病率为67.76/10万,中标率为46.38/10万,世标率为47.48/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6.21%;上消化道癌死亡病例2 229例,粗死亡率为45.78/10万,中标率为30.95/10万,世标率为31.74/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3.75%。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40~岁和45~岁年龄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且呈现出了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2013—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中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PC=-4.08%),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的中标发病率均以不同幅度下降(APC为-3.01%和-5.55%),但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中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PC=-2.08%),城市地区呈小幅上升趋势(APC=2.11%),农村地区呈下降趋势(APC=-4.55%),但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17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的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为了提高上消化道癌的整体防治水平,应重点关注男性人群、农村地区人群和40岁以上的人群,加强防控力度,推进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切实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