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目的 比较和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RD)与首发抑郁症(FE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 以53例TRD患者(TRD组)和21例FED患者(FE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韦氏成人智力测定(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分类测试(WCST)和数字划消测验(NCT)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 临床严重程度评估显示,TRD组HAMD-17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FED组,其余因子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评估显示,两病例组操作智商得分、WMS记忆商数、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图形拼凑和时空定向分测验评分及WCST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NCT粗分和净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WCST总用时、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D组图形拼凑、时空定向、数字顺序和视觉再生分测验评分明显低于FED组;TRD组与对照组在WCST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概念化水平百分数以及NCT粗分和净分方面的差异较FED组更为显著.结论 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并不能反映TRD的特点.想象力、抓住事物线索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记忆、注意功能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TRD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及内科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老年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及内科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依次为奥氮平(37.1%),氯氮平(26.8%),利培酮(24.7%),以单一药物使用为主(80.4%),部分患者二药联合(19.6%),未发现三类抗精神病药物合用;(2)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较多,均予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结论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并重视了躯体疾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究利培酮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2月闯入我院予利培酮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分析利培酮治疗8周前后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结果 (1)利培酮治疗后,血糖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52,P=0.257),男女之间血糖改变无差异;(2)利培酮治疗后,血胆固醇明显升高(t=4.556,P<0.01)、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t=2.43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患者组血胆固醇(t=3.216,P<0.01)、与甘油三酯(t=2.381,P<0.05)升高较女性明显.结论 利培酮对首发偏执型分裂症患者血脂存在影响,并存在性别差异,而对于空腹血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年)伴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1、2、3、6个月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及入组前和入组后6个月评定PANSS量表.结果 119例完成观察(研究组60例,对照组59例);研究组在入组后1、2、3、6个月时体重减分值、BMI减分值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腹血糖减分值在入组后6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入组后3个月研究组BMI与空腹血糖减分值呈正相关;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的体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75例TR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文拉法辛组、米氮平组、帕罗西汀+利培酮组、帕罗西汀+丙戊酸钠组、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帕罗西汀+曲唑酮组及帕罗西汀+甲状腺素组共8组进行双盲对照治疗8周,分别于基线、8周末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基线、4周末及8周末评定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结果 8组SDSS8周末评分与基线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SF-36社会功能因子分4周末、8周末与基线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SF-36社会功能因子分(除外帕罗西汀组、文拉法辛组)8周末与4周末比较、8周末减分与4周末减分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8组SDSS8周末减分[帕罗西汀+利培酮组(7.05±6.39)分、米氮平组(6.53±4.75)分、帕罗西汀+甲状腺素组(5.14±4.94)分、帕罗西汀组(5.13±4.94)分、帕罗西汀+曲唑酮组(5.00±4.94)分、帕罗西汀+丙戊酸钠组(4.60±4.09)分、文拉法辛组(4.57±4.18)分、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4.24±4.95)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076,P=0.038).两两比较帕罗西汀+利培酮组分别与文拉法辛组、帕罗西汀+丙戊酸钠组及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与帕罗西汀+丁螺环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DSS8周末减分与HAMD-17基线分、HAMD-17 8周末减分及本次病期相关.结论 8种药物治疗方案均能显著改善TRD患者的社会功能,但改善程度、改善时序不一;影响社会功能恢复的因素主要是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药物疗效及本次病期.  相似文献   
36.
难治性抑郁症与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和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RD)与首发抑郁症(FE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以53例TRD患者(TRD组)和21例FED患者(FE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评估临床严重程度,韦氏成人智力测定(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分类测试(WCST)和数字划消测验(NCT)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严重程度评估显示,TRD组HAMD-17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FED组,其余因子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评估显示,两病例组操作智商得分、WMS记忆商数、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图形拼凑和时空定向分测验评分及WCST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NCT粗分和净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WCST总用时、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D组图形拼凑、时空定向、数字顺序和视觉再生分测验评分明显低于FED组;TRD组与对照组在WCST错误思考时间、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率、概念化水平百分数以及NCT粗分和净分方面的差异较FED组更为显著。结论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并不能反映TRD的特点。想象力、抓住事物线索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记忆、注意功能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TRD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伴发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 1 月—2017 年12 月在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00 例伴发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规降血 糖药物+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规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RBANS)评分,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 水平与治疗前 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即刻记忆、 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功能和RBANS 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 照组相比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安全性良好。结论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认知 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早期症状改善能否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在疗后1、2、4、8和12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DPRS),对其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疗后2周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疗后4、8、12周的减分率之间有极显著相关,疗后2周BPRS减分率≥20%者4周显效率比<20%者显著为高.结论利培酮的早期反应可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40.
氯氮平撤药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氯氮平的撤药症状。方法:对31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1周,分别于停药前后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停药后BPRS、TESS、HAMD、HAMA总分均明显高于停药前,停药后有25例(80%)精神症状恶化。结论:氯氮平的撤药症状发生频率高,症状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