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 先兆子病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先兆子病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染色体G显带、荧光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染色体G显带和流式细胞术 ,对 15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拟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 (AML M4 )的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和免疫分型 ,并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inter phasal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I FISH)对其中 6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正常核型 6例 ,伴有inv(16 ) (p13;q2 2 )异常 2例 ,伴有del(16 ) (q2 2 )、 X ,5 q ,t(8;2 1) (q2 2 ;q2 2 )、t(9 ;2 2 ) (q34;q11)、t(11;17)和t(11;?)异常各 1例 ,另有 2例无分裂相可供分析。I FISH对 3例患者进行CBFβ基因重排检测 ,2例阳性 ,1例阴性 ;对这例阴性患者进一步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 ,结果阳性 ;3例患者检测了MLL基因重排 ,2例阳性 ,1例阴性但伴有t(9;2 2 )异常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免疫分型提示 14例患者有髓系和单核系分化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low-FISH)同时检测细胞端粒长度及表面分化抗原的实验方法.方法 培养HL60、Raji、Molt4等白血病细胞株,对Flow-FISH同时检测细胞端粒长度及表面分化抗原的实验方法和条件进行摸索、优化,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及分析策略,初步检测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前后端粒长度和分化抗原的变化.结果 选择新型染料Alexa Fluor(R) 647标记的抗体在端粒原位杂交前进行表面抗原免疫标记,然后应用BS~3交联剂保存抗原抗体信号,再进行端粒原位杂交及DNA复染,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及适当的设门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细胞内端粒长度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14例患者缓解后端粒延长,相关抗原表达率下降.结论 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Flow-FISH同时检测细胞端粒长度及表面分化抗原的实验方法,使单纯的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得到有机结合,可望成为白血病,特别是不具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标记的白血病患者相关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分析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ALL)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筛选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荧光原位杂交检查确诊为原发BCR/ABL+-ALL 59例,经VDLP±Ara-C方案诱导化疗,化疗不缓解者或准备移植者给予伊马替尼治疗,其中接受伊马替尼联合治疗 17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16例. 结果 59例BCR/ABL+-ALL患者中位年龄32(3~69)岁,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CR共 32例(54.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9/L、30~99.9×109/L和≥100×109/L的CR率分别是75.0%(18/24例)、56.3%(9/15例)和26.3%(5/19例)(P=0.006),2年总生存率(OS)分别是24.7%、22.5%和21.1%(P=0.180).FAB分型:L1、L2、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CR率分别是66.7%(6/9例)、63.2%(24/38例)和22.2%(2/9例)(P=0.029),2年OS分别是22.2%、27.0%和22.0%(P=0.623).免疫分型:单纯ALL、伴髓系抗原表达ALL、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CR率分别是61.1%(11/18例)、60.6%(20/33例)和12.5%(1/8例)(P=0.039),2年OS分别是22.7%、21.0%和18.8%(P=0.643).染色体核型:正常核型、单纯t(9;22)、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的CR率分别是71.4%(5/7例)、70.8%(17/24例)和37.5%(9/24例)(P=0.046),2年OS分别是42.9%、34.0%和7.3%(P=0.000).是否合并败血症的2年OS分别是5.0%和36.0%(P= 0.005).含伊马替尼治疗组与不含伊马替尼治疗组、接受allo-HSCT治疗组和仅化疗组的2年OS分别是48.0%和11.2%(P=0.001)、54.2%和8.5%(P=0.000).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形态学或免疫学类型为急性混合性白血病、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对BCR/ABL+-ALL的疗效有一定的负性影响,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合并败血症者生存期短,伊马替尼联合治疗和allo-HSCT均可延长BCR/ABL+-ALL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5.
血浆纤溶酶原(Plg)是体内纤溶系统的基质,正确定量测定Plg含量,有助于判断体内的纤溶状态。目前国内外定量测定Plg含量的方法大都是放射免疫法、ELISA法、单向免疫扩散法等。本文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Plg含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500个有核细胞,用凝血一期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NIR)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数与同时期的凝血指标PT/NIR、D-二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PT/INR大都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低,而D-二聚体异常率较高,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异常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性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患者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的动员后外周血(MPB)及产品中CD34 细胞及其亚群所占比例、数量及其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6名auto-PBSCT患者和24名allo-PBSCT供者MPB及分离产品的115份标本,比较CD34 、CD34 CD38-细胞所占比例及两组患者早期造血恢复情况。结果allo-PBSCT供者MPB及分离产品中CD34 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auto-PBSCT患者(P<0.05);MPB及分离产品中CD34 CD38-细胞亚群含量在两组人群中无显著差异(P>0.05);allo-PBSCT患者所接受的单核细胞数明显多于auto-PBSCT患者(P<0.01);两组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血小板恢复到2×1010/L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与单位体质量输入的单个核细胞、CD34 、CD34 /CD38-细胞数量相关。结论无论是auto-PBSCT 还是allo-PBSCT,回输的CD34 、CD34 CD38-细胞数量是决定造血重建速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分型情况。结果(1)7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HLA-DR、CD34和CD117抗原,23.9%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15.5%的AML病人伴有CD56抗原的表达。(2)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HLA-DR、CD10、CD19、CD34和CD7,34.5%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3)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2.9%(9/17),显著低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病人(77.8%)(P<0.05);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化疗后CR率为70.0%,而未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CR为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CD56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仅36.4%,显著低于CD56- AML患者(78.3%)(P<0.025);CD34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为56.0%,显著低于CD34- AML患者(80.4%)(P<0.05)。结论采用CD45和SSC双标记设门可较好地排除正常骨髓细胞的影响,较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免疫学分型;伴淋巴系抗原表达的AML、CD56 AML及CD34 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外周血中初始T细胞CD45RA 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来自南方医院的4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移植前、移植之后15、30、90和180 d不同时间点的90份肝素抗凝外周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CD4 CD45RA /CD8 CD45RA 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在49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标本中选择90份样本进行检测,移植后30 d,CD8 CD45RA 细胞即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CD4 CD45RA 细胞产量半年之内仍低于正常并持续缓慢增长。经HSCT患者的胸腺再生输出功能明显低于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P<0.01)。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胸腺恢复能力显著比异体骨髓移植患者更快(P<0.05)。结论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4 CD45RA / CD8 CD45RA 细胞的变化,可以相对定量地检测患者的胸腺再生输出功能,并通过测量新生T细胞的合成来监视胸腺功能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60.
临床通常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来指导在。0脏辩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的应用,但由于PT监测条件受限,故有不少病人辩膜置换后得不到及时检查,常发生血栓栓塞或大出血现象。另外PT值差异较大,一般相差3~20S(月民药后参考值18~25S)。为此,我科应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方法来代替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通过40例病人PT和ACT监测时比观察,笔者认为ACT要比PT更为方便、及时,而且误差率小,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级共40例。o脏辩膜置换术病人,男性ZO例,女性20例,年龄25~60岁,体质量34~65kg。其中双辩置换16例,二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