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46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 GMP- 140、 TNF水平进行检测,以评价其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可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组 (A组 ):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颅 CT或 MRI扫描证实,近 2周无感染性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疾病,不伴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共 37例,男 20例,女 17例,平均年龄 (66.0± 9.4)岁。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B组 ):诊…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单纯轴索病变组39例,分为轴索型治疗组(E)21例,轴索型对照组(F)18例。A,C,E组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1)·d~(-1),连用5 d等治疗并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D,F组仅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1)·d~(-1),连用5 d等治疗,疗程结束后做神经功能评价及肌电图评价。结果:脱髓鞘组中A组的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高于B组,P<0.05;混合型组中C组在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恢复较D组明显提高,P<0.05;轴索型组中E,F组在临床明显好转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波幅恢复E较F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髓鞘的再生和轴索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3.
痛性眼肌麻痹10例临床与随访方树友,黄宝环,戴清茹,刘学安(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医院郑州450052,伊川县人民医院内科伊川4571300)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但近年... 相似文献
34.
将97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病史和入院3天内血糖测定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和非糖尿病血糖正常组。前二组又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轻度升高和血糖显著升高两种,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CT改变及预后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或是应激性高血糖引起的显著血糖升高者,均可使临床症状和肢体瘫痪加重,大面积梗塞和严重并发症增多,脑机能恢复不良和病死率增高;而糖尿病组和轻度血糖升高者仅造成病死率增高和脑机能恢复不良。提示血糖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IFN-γ、IL-4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FN γ、IL 4与GBS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 (ELISA)法测定GBS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IFN γ及IL 4的水平。结果 IFN r水平在GBS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较OAND、OND、NC组显著升高 ,恢复期血清中下降 (P <0 0 5 )。GBS患者组急性期血清IL 4水平较NC组无显著性差异 ,恢复期则显著升高 (P <0 0 5 )。GBS重型患者急性期血清IFN γ水平较轻型患者升高 ,IL 4水平较轻型患者降低 (P <0 0 5 )。结论 IFN γ可能在GB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IL 4可能对GBS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与疾病的恢复有关。血清IFN γ及IL 4的水平反映GB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并能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 ,为GBS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24)、磷酸盐缓冲液(PBS)组(n=24)和MSCs组(n=24).模型组、PBS组和MSC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尼龙线外,其余步骤相同.PBS组和MSCs组分别于建模成功后24 h分别经颈动脉注入等体积的PBS液和已制备好的同种异体MSCs悬液.每组于脑缺血2 h再灌注2 d、4 d、6 d、8 d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灌注固定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检测脑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未见细胞凋亡,未见Bcl-2和Bax表达.与模型组和PBS组比较,脑缺血2 h再灌注4 d开始,MSCs组神经细胞凋亡数、Bax蛋白表达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Bcl-2蛋白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脑损伤大鼠的功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MG患者胸腺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地塞米松培养胸腺细胞的Fas表达。结果 MG患者PBL CD4、CD8细胞Fas表达率(分别为49%,34%;39%,34%)与对照组(分别为58%,25%;49%,2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MG患者胸腺细胞Fas表达率(11.20%,6.13%)较对照组(6.15%,1.84%)明显增高;地塞米松培养组Fas表达率MG组、正常人组分别为11.54%、8.62%和7.08%、3.13%,与空白对照组(MG组、正常人组分别为11.36%、6.87%和7.22%、2.8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G患者PBI,CD4、CD8细胞Fas表达率无明显增高,可能与自身反应淋巴细胞Fas和PBL FasL结合,发生程序化死亡有关。MG患者胸腺细胞Fas表达增高,可能参与MG发病初制。 相似文献
38.
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脑动脉炎,是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易与散发性脑炎相混淆,现将误诊的4例报告如下。例1 女 8岁郑州市人。因发作性右侧偏瘫、失语,曾于1978年6月1日入院。就诊时,查脑脊液:白细胞20个立方毫米,其余正常。脑电图:两半球有中一高幅δ波,及较多θ波、左半球占优势。拟诊为散发性脑炎。经用激素、抗菌素等治疗好转,不久又反复。此次入院前一月,曾查钩体凝溶试验为阳性,以钩体脑动脉炎收住院。追询病史患儿于1977年曾回农村,发过一段高烧。此次检查:除右下肢病理反射(±),余内科及神经系检 相似文献
39.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脱髓鞘组98例,随机分为A组50例及B组48例;GBS混合型组88例,随机分为C组45例及D组43例;GBS单纯轴索病变组39例,随机分为E组21例及F组18例。A、C、E组常规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胞二磷胆碱等,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B、D、F组仅行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做神经电图评价疗效。发现A组运动腓深神经传导速度高于B组,C组运动腓深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恢复均高于D组,E组运动腓深神经波幅高于F组,P均〈0.05。提示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改善GBS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对髓鞘再生和轴索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NO、NOS变化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GTW)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灌胃法给药,硝酸银还原法测定NO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NOS活性、NO含量随时间延长而进行性升高,GTW能抑制NOS活性的升高,减少NO的产生。结论 GTW可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