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良、恶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13例、恶性10例。13例良性神经源肿瘤CT大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滑,其中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瘤可见斑点状钙化。10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CT显示瘤体大而不规则,混杂密度,边缘不光滑,肿瘤可液化坏死、融合或侵蚀周围组织。CT增强扫描肿瘤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对其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78%,组织类型诊断符合率为60.9%。结论: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表现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但对病理组织类型诊断有局限。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长轴各节段心肌二维应变的变化.方法 对16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DCM患者,获取心尖左室长轴连续三个心动周期图像.应用GE EchoPAC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各切面的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及各节段时间-应变曲线,记录纵向、横向应变的收缩期峰值及其达峰时间.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获取左室相同切面超声心动图图像及参数.结果 DCM组各切面的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各节段纵向应变峰值、多数节段(16/18)横向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多数节段(14/18)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提前(P<0.05);除前壁心尖段和中间段外,DCM组横向应变达峰时间延后,但仅后壁基底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左室18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增大(P<0.05).结论 DCM患者左室长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及多数节段横向应变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18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增大,提示其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并出现左室收缩不同步.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适于影像学研究的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方法 家猪10只,开胸手术游离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在左旋支近段放置塑料Ameroid 缩窄环,以建立左旋支慢性狭窄的心肌缺血模型.模型建立后5~6周内每周1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MRI、超声及SPE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标准. 结果 10只家猪中2只术后早期死亡,8只成功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存活至实验完成,共计行影像检查38例次,其中35例次满足图像分析.术后第1周,冠脉造影见左回旋支轻度狭窄,随术后时间延长,狭窄程度逐渐加重.术后第3周1只动物回旋支狭窄达90%,术后第5周4只动物狭窄达90%,第6周其余3只动物达90%.MRI扫描可见左室侧壁和后壁变薄,延迟灌注扫描见明显强化,超声及SPECT可见左室运动减弱,功能降低,缺血节段室壁灌注量降低甚至缺损. 结论 应用塑料Ameroid 缩窄环可以成功制备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并适用于各种影像学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渐进性狭窄过程中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文利  丁仕义 《重庆医学》2001,30(6):498-498
患者 ,男 ,2 5岁。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不适 2周入院。无发热。查体见 :腹部稍膨隆 ,无压痛和反跳痛。中下腹可扪及约 2 0cm× 1 5cm× 1 0cm的包块 ,质中、光滑、边界清、动度小。CT示 :中下腹有一巨大、不规则分叶状肿块 ,密度均匀 ,CT值1 5 9~ 2 0 0Hu ,无强化 ;病灶边界较清 ,部分层面与肠管关系密切 ,大部分小肠受压向左上移位 (见图 )。CT诊断为“腹腔恶性肿瘤”。B超见巨大囊、实性肿块 ,以囊性为主 ,其内可见网格状光带分隔 ,部分光带厚度达 3 0cm ,肿块与肝肾无明显图片说明 :本例表现为中下腹边界清楚 ,密度均…  相似文献   
35.
器官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如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近年来,关于microRN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microRNA-21(miR-21),作为一种小分子调节RNA,在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器官纤维化等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21在各种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医学影像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将它们按运营主体分为专业学会、医院科室、医疗公司、学术期刊、专业网站和个人等类别,分析了现有的医学影像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将它们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几点措施,包括建立认可度和权威性都较高的、可授予继教学分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整合各种网络资源,突出平台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时效性、实用性,建立健全继教学分授予的评价机制,为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提供一个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水平,并分析其与孕前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183例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妊娠心理应激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体质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组36例和非肥胖组147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水平。分析双胎娠孕妇孕前体质指数与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水平的关系。结果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总得分为49(37,67)分,其中"担心母儿在整个孕期和分娩期安全的压力"维度得分最高。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的心理应激压力水平得分高于非肥胖组孕妇(P<0.05)。孕前体质指数与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心理应激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且肥胖双胎妊娠孕妇的心理应激压力水平较高,应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8.
脑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MRI表现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42例,分析其M RI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VEGF,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M RI表现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患者复发密切相关.星形细胞瘤MRI信号的不均匀性、边界清楚与否、瘤周水肿范围、占位效应及增强程度与VEGF表达明显相关,但星形细胞瘤的大小、部位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术前分析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与VEGF表达的关系,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近年来汉坦病毒HTN湖北株M基因片段G1编码区部分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 :根据汉坦HTNM片段G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方法对 75份病程在 7d以内的肾综合症出血热 (HFRS)患者 (经临床诊断和ELISA确诊 )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选用 3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RsaⅠ、MboⅠ进行酶切 ,根据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筛选出变异毒株 ,继而通过序列测定 ,得到变异毒株G1编码区部分核苷酸序列 ,并与标准株HTN76 118及地方株HTN 114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5份血清标本通过RT PCR方法进行检测 ,阳性率为 77.3 %。扩增片段用 3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RsaⅠ、MboⅠ进行酶切分析 ,发现 4份阳性产物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HTN 76 118均不相同 ,但其中 3份阳性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地方株HTN 114基本相同 ,1份与HTN 114株不完全相同。对该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 ,其核苷酸序列与标准株 76 118的同源性为 83.3 % ,与地方株HTN 114的同源性为 96 % ;推导氨基酸序列与HTN 76 118的同源性为 93.2 % ,与地方株HTN 114的同源性为 99%。结论 :①近年来引起湖北地区HFRS的主要毒株仍为HTN地方株。②从分析的病  相似文献   
40.
大黄提取液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Cytopathiceffect,CPE) ,测定经不同剂量大黄提取液作用后的病毒滴度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冻融液中的病毒核酸(CVB RNA) ,研究大黄提取液的抗柯萨奇病毒B组 (CVB)作用 ,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 :不同剂量大黄提取液和病毒作用后 ,细胞均出现CPE ;不同剂量药物作用于细胞后 ,不能阻止CVB3感染 ;当CVB3感染细胞后 ,大黄提取液能阻止病毒增殖 ,并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其治疗指数(TI) =10。提示大黄提取液不能直接杀灭CVB3,不能阻止CVB3吸附、穿入易感细胞 ,而通过阻止CVB3核酸复制或 /和以后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