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以后,140例患者和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符合要求,符合率100%,其中有122例患者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占87.14%;98例患者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要求相符,符合率70.0%,其中包括6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47.86%。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符合率及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1)。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0年~2003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  相似文献   
23.
何佳  赵利  孙林  赵扬程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26-112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RFCA治疗PSVT101例的疗效;101例中包括房室间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8例,左侧旁道38例,右侧旁道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3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类型和消融靶点。【结果】总成功率100%(101/101例),总复发率0.99%(1/101例),再次RFCA获得成功。2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1.98%(2/101),1例发生左侧气胸(左上肺受压约30%)于RFCA术后一周自然吸收,发生率o.99%(1/101)。【结论】根据设备条件严格掌握适应证,消融前进行系统电生理检查,旁道消融靶点正确标测,放电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识别和消融终点正确判定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例,利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值得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的牙髓组织血流量(PBF),分析年龄对PBF的影响。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7~13岁儿童(儿童组)、18~25岁青年人(阳性对照组)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PBF,以已行根管治疗的上颌中切牙的PBF为阴性对照组。对各组PBF以及不同性别、牙位间的PBF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PBF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组上颌切牙PBF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 儿童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11.31±2.21)、(12.18±2.65)PU,阳性对照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8.49±1.88)、(7.52±1.82)PU,阴性对照组中切牙PBF为(2.08±0.73)PU。各组间同名牙及组内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左右侧同名牙之间、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切牙、侧切牙PBF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和-0.510(P<0.01)。结论 7~13岁儿童正常上颌切牙PBF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