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培养专科领域护理骨干人才加速我国护理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房彤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684-686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能力,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专科领域护理骨干人才,促进护理专业化,可为病人、临床和社会提供更加贴近需求的、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有效改善护士队伍的人才结构,改变中国护理发展滞后于临床医疗的尴尬现状,促进护理发展尽快走出低谷。2006年,安徽省采用临床医疗、临床护理与高等护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以集中半年、全脱产形式强化专业训练,共培养了63名急诊急救、重症监护专业护士,使她们拓展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和专业才干,提升了她们再学习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86年1月~1988年1月收治的105例头颈肿瘤病人在放射治疗期间引起急性放射性皮肤、口腔粘膜损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1一般情况:在收治的105例患有急性皮肤、口腔粘膜损伤的病例中男性74例,女性31例。年龄17~81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年龄18岁以下行术后放疗的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的患儿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患儿均完成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为27.0~30.6 Gy,瘤床区加量照射至55.8~60.0 Gy。22例患儿放疗结束后行化疗,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奈达铂。中位随访时间22(4~93)个月,27例患儿死亡18例,9例生存。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50.2%、36.5%。死亡患儿中颅内播散8例,脊髓播散10例。  结论  儿童颅内幕上胚胎性肿瘤是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颅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1例颅内室管膜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18岁(3~60岁);17例患者行手术全切,14例患者行次全切除;平均放疗剂量53.9 Gy(48.6~60 Gy);观察疗效,分析患者3和5年的疾病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对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手术切除情况、病理分级、放疗方式、放疗剂量、辅助治疗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51个月。7例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为原位复发,2例发生全中枢播散。死亡患者6例,其中4例为儿童第Ⅳ脑室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3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 分别为80.6% 和75.9%,3和5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 83.9%和76.2%。手术全切组(17/31)和次全切除组(14/31)的3年和5年PFS分别为94.1%和64.3%,90.9%和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6.311, P<0.05);手术全切组和次全切除组的5年OS分别为83.3%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 P<0.05)。放疗剂量≤55 Gy和>55 Gy两组患者的5年PFS分别为64.2%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 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手术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部分切除和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术后放疗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手术切除程度和放疗剂量影响室管膜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分析放疗期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87例。血液学不良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进行评价。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与放疗的时间间隔、放疗间断时间以及全脑全脊髓和后颅窝的照射顺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1、2、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0%,92.4%和84.9%,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3.7%,89.8%和80.8%。90.8%的患者出现2~3级的白细胞下降。70.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小板下降。1.1%的患者出现3级的血小板下降。16.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红蛋白下降,未出现3~4级的血红蛋白下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小板分级在0~1级和2~4级的3年PFS分别为84.1%和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 P<0.05)。血红蛋白分级在0级和1~4级的3年PFS分别为86.6%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9, P<0.05);3年OS分别为91.6%和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6, P<0.05)。中断放疗时间<3 d和≥3 d的两组患者3年PFS分别为84.6%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 P<0.05)。结论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以及由此导致的放疗中断均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儿童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儿童脊髓室管膜瘤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59个月,7例发生术后复发、播散,1例患儿死于疾病进展。放疗剂量为36.0~55.8 Gy,5次/周,1.7~1.8 Gy/次,平均剂量45.0 Gy。所有患儿放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5、8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42.4%、28.3%、28.3%。3、5、8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00%、87.5%、87.5%。  结论  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儿童脊髓室管膜瘤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肿瘤残存或间变性室管瘤患儿,术后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采用全身照射治疗所产生的近期和晚期毒副反应。方法 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3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了全身照射。采用60Coγ射线照射,患者取侧卧体位,腹脐处中心平面剂量率控制在4~6cGy/min,平均(5.2±1.13)cGy/min,总剂量7~12Gy,分1~3次照射,每天照射1次,照射期间制作个体化的肺挡铅进行肺屏蔽。结果 在全身照射后,患者近期出现了Ⅰ ~Ⅱ级的发热、胃肠道反应、口腔炎及出血性膀胱炎,均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为9.9%,造血系统重建和干细胞植活率达70%以上,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剂量率5cGy/min照射,总照射剂量控制在7~12Gy,肺中位剂量不超过7.5Gy,1次/天,共照射1~3次的剂量分割模式,是有效和安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与MR图像融合在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29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行常规CT扫描及磁共振T2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敏感梯度b值取400、600、800 s/mm2,分别在CT图像、CT/MR T2WI融合图像以及CT/MR DWI融合图像上勾画食管癌GTV,测量GTV长度,并与术后病理标本的病变长度比较,探讨CT/MR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食管癌GTV长度的准确性。结果 CT图像上测量的食管癌GTV长度为 (44.94±18.46)mm,CT/MR T2WI融合图像上测量食管癌GTV长度为(45.05±21.47)mm。b值为400、600、800 s/mm2时,CT/MR DWI融合图像上测量的GTV长度分别为(42.12±17.79)、(41.18±17.17)、(39.77±17.66)mm;与术后病理标本的病变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926和0.927。结论 CT与MR DWI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能够为食管癌GTV长度的确定提供帮助,从而对GTV的勾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房彤  王真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13-15
<正>随着2009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等六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我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重心已向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转移。承载着医院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供应重任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CSSD)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