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肿瘤学   1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20年来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oin Cytology简称FNAC)在诊断乳腺癌诸方面认为是最准确的方法,我院1989年1月-1992年12月对绝大部分乳腺包块女性病人做了FNAC检查并与组织学检查发现比较,以确定FNAC诊断乳腺癌的价值。1病人和方法 . 一般资料:在近4年间,我院共有843例女性因乳腺包块做了FNAC,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4.4岁。在门诊首先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触及的乳腺包块作标记并做记录,然后请病理科专科医师做FNAC。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真菌性鼻窦炎逐年增多,因临床症状与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或鼻窦恶性肿瘤相似而易误诊。现将1例不典型真菌性鼻窦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 4例 ,其中 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 6 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 ,其中 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 6 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 ,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 8个月~ 12年不等。 70 %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6 2 %的先证下咽癌和 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 ,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 ,占本组病例的 2 4 %。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4 %和 2 2 5 % ;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 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头颈部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111例头颈部鳞癌N_0M_0患者的颈淋巴结清扫标本进行切片观察。结果 隐匿性转移总体发生率为26.12%(29/111)。其中口腔癌18.75%(15/80),口咽癌25.00%(1/4),下咽癌54.54%(6/11),喉癌43.75%(7/16)。原发癌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重要因素。111例N_0M_0患者5年生存率为66.7%,其中pN~-为74.39%(61/82),pN~ 为44.82%(13/29)。结论 对临床T_3和T_4期、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和深度浸润的cN_0头颈部鳞癌应行选择性颈清扫术以治疗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5.
[病例] 女,5岁。左眼球突出5年,加重伴眼胀半年,以眼眶内肿物入院。患儿于出生后被发现左眼球突出,未做诊治。近半年眼球突出明显,伴有眼胀。查体:全身一般情况正常。视力:右眼1.0,左眼0.2。小瞳孔。验光:右+0.25DS联合1.0,左-1.00DS:+1 50 DC x90°=0.5。左眼球向前稍外方突出,眼球向内上、内侧、内下方转动轻度受限。……  相似文献   
86.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于1939年最先报道发生于肺脏或胸膜[1].病理学界刚开始认为它是非肿瘤性的,但现已证实它是一种独立肿瘤.目前报道的IMT大多属于良性病变,低度恶性IMT很少见.本文就3例低度恶性IMT病例,结合文献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7.
例1:女、36岁。下腹痛3天,伴发热及阴道出血1天.查体,体温38.2℃。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WBC 14.8×10~9/L,N 0.85。B 超见宫体不规则光团,左侧为7.5cm×5.0cm,右侧为5.9cm×4.1cm。后穹窿穿刺见陈旧性不凝血液。初诊:①急性阑尾炎?②宫外孕?③卵巢囊肿蒂扭转?剖腹探查所见:盆腔内有陈旧性血液100ml,右输卵管高度水肿且与周围粘连,其峡部破  相似文献   
88.
成继民  陈玮  许颖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99-399,i0018
患者男性,60岁。间断发热1个月,咳嗽、咳痰3周伴咯血1周。胸部CT示左上肺可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支气管镜见左上叶舌段开口被新生物堵塞约4/5。肿瘤表面光滑。临床诊断:肺癌?  相似文献   
89.
病例:女,36岁。右上腹隐痛不适一年,无明显发热。曾做B超和CT检查,诊断为右肝囊性占位病变,以肝囊肿收入院。体检;全腹未触及包块,右上腹深压痛(±),肝区叩击痛(+)。肝功能正常,HB_sA_g阳性,复查B超与CT均示肝右叶囊肿。于1991年4月2日手术,见腹膜后右肾上极有15×10×8cm肿物,包膜完整,肿物向上及中央延伸,压迫肝中叶脏面及后部呈整齐的凹陷,肿物上1/3嵌入凹内。将肿物完整切除,剖开呈囊性,有三房,内为淡黄色液体。术后诊断,腹膜后畸胎瘤(肿物除嵌入肝内,并与下腔静脉及脊柱前软组织粘连,误为肿瘤起始部)。病理大体检查:囊性肿物6×5×2.5cm,囊内呈多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颌面部静脉及动静脉血管畸形的组织学结构。方法:选取手术标本采用特染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弹力纤维染色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的表达。结果:静脉畸形者弹力纤维、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少而浅,未见结蛋白染色。动静脉畸形者弹力纤维、结蛋白及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较多,部分着色明显。两种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FⅧ及Vimentin着色。结论:两种血管畸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