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49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909篇
预防医学   35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355篇
  5篇
中国医学   324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启动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探讨ECPR的干预时机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4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行ECPR的29例患者。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为生存组( n=13)及死亡组( n=16),分析两组常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时间(开始心肺复苏到体外膜肺氧合运转的时间)、ECPR前初始心律、院外及院内心搏骤停的构成比、外院转运病例构成比。按CCPR时间分为≤45 min组、45~60 min组及>60 min组分别比较其出院存活率及持续自主循环恢复(sustaine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按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发生地点分为本科室亚组和其他科室亚组,比较其存活率。 结果:29例患者总体生存率44.8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平均辅助时长114(33.5,142.5) h,CCPR平均时长60(44.5,80) min。生存组ECMO辅助时间(140.15±44.80)h较死亡组长( P=0.001),生存组CCPR时间明显低于死亡组( P=0.010)。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组生存率更高( P=0.010)。OHCA较IHCA患者病死率高( P=0.020)。外院转运病例病死率高于本院病例( P=0.025)。CCPR时间≤45min、45~60 min、>60 min三组患者出院生存率依次递减( P=0.001),ROSC率依次递减( P=0.001)。本院院内心搏骤停患者,CA发生地点在本科室(急诊医学科)组与其他科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4)。 结论:ECPR出院存活率高于国内外报道的CCPR存活率,ECPR对难治性心搏骤停是有效的。ECPR的预后跟CCPR时间、CA初始心律、CA发生地点明显相关,提高ECPR存活率需加强宣教及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硫酸阿扎那韦原料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M-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维持22 min,以100℃·min-1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分流比为10∶1;柱流速为3.0 ml·min-1,顶空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30 min,顶空进样体积为1 ml。结果:异丙醇、正庚烷、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醇、异丙醚和丙酮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700.00μg·ml-1(r=0.997 9)、0.167~700.00μg·ml-1(r=0.996 7)、0.20~700.00μg·ml-1(r=0.998 3)、0.72~100.80μg·ml-1(r=0.999 0)、1.20~84.00μg·ml-1(r=0.998 8)、0.378~420.00μg·ml-1(r=0.998 2)、0.167~14.00μg·ml-1(r=0.998 2)、0.20~700.00μg·ml-1(r=0.998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6%(RSD=2.67%),100.1%(RSD=2.08%),102.6%(RSD=1.88%),100.1%(RSD=0.55%),99.67%(RSD=1.08%),98.58%(RSD=1.17%),104.1%(RSD=1.93%),100.7%(RSD=0.53%)(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可用于硫酸阿扎那韦原料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对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的认知及自我保护性行为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97例宫颈锥切术后患者HPV认知及自我保护性行为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依从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干预前后患者对HPV保护性行为的态度进行检验。结果患者对HPV的主要传播途径及HPV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的认知率较高,分别为100.0%和97.9%,患者对感染一种HPV类型意味着不会感染新的类型及HPV感染可以诱发阴道病变等问题认知严重不足,认知率分别为23.7%和5.2%。69.1%的患者手术治疗后不再坚持锻炼身体;91.8%的患者术后不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72.2%的患者未能遵医嘱按时来院复查;91.8%的患者能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干预后坚持锻炼身体的患者占95.90%,严格使用避孕套的患者占97.90%,按时复诊的患者为100.00%,分别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3,28.90,15.77;P<0.01)。结论应加强宫颈锥切术后患者自我保护性行为的宣教,以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5.
化脓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因为甲状腺有良好的被膜包裹,不直接与邻近组织接触,不易受到其他部位感染蔓延,甲状腺内血流非常丰富,并且含碘量高,不利于细菌的繁殖,不容易发生化脓性炎症[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一旦发生,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可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2],甚至危及生命。本病由于症状不典型以及对此病认识不足,故早期经常出现误诊。2013年12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熟练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价值。方法应用百胜MYLABSIX+彩超,探头频率7.5~10 Hz对69例经超声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影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9例阑尾炎中,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63例,诊断符合率76%,其中阑尾内有粪石或粪石嵌塞的3例,诊断符合率91%,阑尾周围脓肿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上述病例均行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广西骨伤医院接受治疗的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7例,通过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线片测量制订手术方案以及假体的选择,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4个月及术后1、2、3、4年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并于术后4个月时随访,测量患者的双下肢差异情况。结果术前、术后4个月及术后1、2、3、4年的Harris评分分别为(36.4±8.6)分、(87.1±8.3)分、(86.3±10.9)分、(85.9±8.2)分、(84.7±7.5)分、(82.9±7.8)分,术后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4年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4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及术后3年评分(P<0.05);术后3年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4个月(P<0.05)。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异<5 mm患者8例,5~10 mm患者17例,11~20 mm患者11例,>20 mm患者1例,平均差异(9.6±2.2)mm,术后4个月双下肢差异<5 mm患者21例,5~10 mm患者11例,11~20 mm患者4例,>20 mm患者1例,平均差异(7.0±2.8)mm,术后4个月平均双下肢长度差异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和心理状况。结果 发放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7.5%。PSQI量表得分为2.00(1.00,5.00)分,睡眠质量较差、很差者分别占5.6%(13/232)和0.9%(2/232)。PHQ-9得分为0.00(0.00,2.00)分,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占12.1%(28/232)、0.9%(2/232)、0.4%(1/232)。GAD-7得分为0.00(0.00,0.00)分,7.8%(18/232)的官兵存在轻度焦虑状态。IES-R得分为1.00(0.00,5.00)分,存在轻度、中度心理应激者分别占12.5%(29/232)和1.3%(3/232)。结论 海军驻湖北某部队官兵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尚好;少部分人员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焦虑或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程度较轻。相关单位可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应对策略,以更好地维护疫区官兵身心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诱导痰细胞分类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39例慢性咳嗽患者,依据慢性咳嗽中诊断标准,分为非EB组和EB组,分析两组诱导痰中细胞分类情况;同时给予EB患者进行8周治疗,观察经治疗后诱导痰中各细胞分类的改变情况。 结果239例慢性咳嗽患者中,非EB患者216例,占90.7%,EB患者23例,占9.3%,两组中共有121例(50.6%)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百分比升高;非EB患者组细胞总计数为(4.83±2.61)×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4.56±10.07)%、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0.32±26.12)%、淋巴细胞比例为(5.14±7.27)%、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40.30±16.70)%,EB患者组痰中细胞总计数为(5.46±3.07)×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13.85±1 2.23)、中性粒细胞比例为(46.16±16.89)、淋巴细胞比例为(4.83±2.98)、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35.91±16.35),两组间EB组嗜酸细胞比例有显著的增多(P<0.05),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余细胞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患者组经治疗后,痰中细胞总计数为(4.07±3.89)×106个/g、嗜酸细胞比例为(2.52±3.80)%、中性粒细胞比例为(54.18±17.97)%、淋巴细胞比例为(5.59±4.33)%、单核巨噬细胞比例为(38.32±17.23)%,嗜酸细胞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余细胞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是诊断EB的重要方法,在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EB治疗过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122例,观察COP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同时以单纯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122例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中,29.41%合并冠心病、22.99%合并肾疾病和糖尿病、21.39%合并肺心病、14.97%合并脑梗死、4.28%合并心绞痛、4.28%合并心肌梗死、9.63%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P<0.05);合并肺心病患者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每年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多余对照组(P<0.05);合并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吸烟支数(>700支/年)、饮酒史、CRP(>50 mg/L)、BNP(>100 ng/L)、高血糖是COP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COPD合并高血压易引起其他相关性疾病而加重病情,及早关注其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