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48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安宫牛黄丸对脑外伤大鼠脑内载脂蛋白E合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外伤的机制。[方法]给脑外伤大鼠灌服安宫牛黄丸药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外伤后大鼠脑组织的载脂蛋白E mRNA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脑外伤后脑脊液载脂蛋白E的浓度。[结果]安宫牛黄丸能显著增加外伤后脑组织载脂蛋白E mRNA的表达和脑脊液载脂蛋白E的浓度。[结论]安宫牛黄丸可以通过增加脑外伤大鼠脑内载脂蛋白E mRNA的表达和载脂蛋白E的合成,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比胆囊(GS)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分别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以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LBEPS)效果。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GS合并CBDS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BEPS联合LC治疗43例(研究组)、采用ECRP联合LC治疗39例(对照组),对比2组肝功能指标、胰腺损伤指标、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11.28±3.45)d、手术时间(86.72±16.5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64±4.27)d、(112.42±20.57)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1.83±7.59)mL,明显低于对照组(46.89±9.6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碱性磷酸酶(ALP)(91.59±8.35)U/L、淀粉酶(AMY)(102.41±11.59)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28±5.24)U/L均高于术前(75.41±6.92)U/L、(81....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酗酒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脑内脱辅基脂蛋白E(apoE)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17例酗酒患者(研究组)和22例非酗酒患者(对照组)挫伤脑组织apoEmRNA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脑外伤后不同时期脑脊液apoE含量。结果研究组脑组织apoEmRNA的表达水平及脑脊液apoE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长期酗酒可使脑外伤后脑内apoE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抑止脑内apoE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44.
66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观察其疗效.观察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4周时复查胸片正常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CP)的关系。方法检测110例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CRP和ET-1水平,并同期完善心电图、胸部正位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110例COPD患者中有60例存在CCP,50例未发现CCP。CCP患者血清CRP和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CCP患者(P<0.05);COPD患者血清ET-1水平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5,P<0.01);COPD患者CCP与血清CRP和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2,0.532,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清CRP和ET-1水平与CCP有相关性,CRP和ET-1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CCP的发生发展过程,系统性炎症可能参与COPD继发CC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表型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65例CSDH患者外周血的ApoE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ApoE基因型分别为E2/E26例、E3/E314例、E4/E48例、E2/E37例、E2/E411例、E3/E419例。与对照组相比E4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3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E4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检测ApoE基因型有助于确认高危人群;E3可能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临床上较少见 ,与成人常合并肺心病、心肌病等不同的是多见于无心脏病者。现将本院1990~ 2 0 0 0年所见 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 8个月。均以反复阵发性哭吵 ,面色苍白 ,出冷汗 1~ 3个月入院。每次发作半小时~数小时不等 ,无咳嗽、发热及呕吐、腹泻 ,无抽搐、昏迷。入院体检 :体温正常 ,神清 ,呼吸稍促 ,发育营养中等 ,哭吵不安 ,面色苍白 ,前囟平软 ,唇周微绀 ,两肺呼吸音清 ,未及干湿罗音 ,心界无扩大 ,心率 >2 0 0次 /分 ,未及杂音 ,腹软 ,肝右肋下 2例 >2 .0cm ,2例 <2 .0cm ,…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SHCC)的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及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肝硬化组和SHCC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利用单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潜在诊断效能。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肝硬化组共67例, SHCC组共36例。SHCC组患者的总胆红素、MRI检查、血清AFP、血清GPC - 3等指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检查、血清AFP和血清GPC - 3是乙肝肝硬化合并SHCC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的血清GPC-3和血清AFP呈正相关(r = 0.222,P<0.05)。血清AFP和血清GPC-3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为0.723和0.884,其敏感度为69.44%和66.67%,特异度为61.19%和100%;二者联合诊断鉴别乙肝肝硬化合并HCC的AUC最高(0.927)。结论 GPC-3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鉴别小肝癌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乙肝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9.
E1A基因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和化学治疗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1A基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化学治疗(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通过裸鼠致瘤实验,观察了E1A基因的抑瘤作用。通过模拟E1A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裸鼠实验,观察E1A基因及其与博来霉素联合应用在动物体内的疗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1A基因对HER-2/neu表达的影响。结果 裸鼠致瘤实验结果显示:686LN-1-E1A细胞形成的肿瘤较686LN-1和686LN-1-vect的出瘤时间晚,生长慢,瘤重小,抑瘤率为71.8%。模拟E1A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裸鼠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博来霉素组、E1A基因组和E1A基因加博来霉素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3.1%、76.8%和96.7%,与博来霉素组相比,E1A基因加博来霉素组的抑瘤率为:92.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1A基因能抑制HER-2/neu的表达。结论 E1A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显著增加其对博来霉素敏感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作用可能与E1A基因抑制HER-2/neu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3.0±4.2)岁,均先行PTGBD,2周后拔管,4周后择期行LC。68例患者行PTGBD全部成功,LC手术时间25~115 min,出血量20~200 mL。2例患者因胆囊萎缩、纤维性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无出血及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4.4%),肺部感染1例(1.5%),均治愈。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