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盐酸丁丙诺啡脱毒引起精神障碍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未婚,初中文化,无业,93年7月开始吸毒成瘾,日平均吸食海洛因量0.6 g,近一年来改为静脉注射,既往强制戒毒2次,均复吸.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控制围麻醉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发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69例在术中确诊为ALI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治疗组(n=17)、传统通气复合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n=24)、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n=28),比较三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对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肺氧合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并且未发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其余两组相比较:在呼吸力学、动脉血气、肺氧合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发生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此外,三组在血流动力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能有效地改善ALI患者的肺氧合、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变化;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在临床上应该有预见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常采用回肠膀胱术(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和可控膀胱术,近二年我科完成4例尿流改道术,其中3例为回肠膀胱术,1998年1月又采用阑尾原位脐部造口的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人完全正常生活,控尿满意,自行插管排尿方便简单,每次导尿量约500ml,膀胱内压30cmH2O(2.94kPa),无输尿管返流或积水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后患,此术式与回肠膀胱术相比,耗费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别不大.但能显提高患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4.
1994年5月~1995年10月我们对30名缺铁性贫血患儿及30名健康儿童进行了红细胞膜及红细胞内锌、铝、锰、铜、铬元素含量测定,发现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组30例,年龄4月~3岁,男18例,女12例。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59。  相似文献   
105.
小儿大量心包积液(MPE)少见,心包穿刺,有助于诊断、治疗,但因小儿不合作,多次操作有困难;心包切开引流,创伤大,对儿童疾病恢复不利.  相似文献   
106.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在NO头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可行性以及SLN对微小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1年8月~2002年2月收治的10例头颈鳞癌患者,为未经治疗临床诊断为NO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在肿瘤周围的黏膜下注射锝标记的右旋糖酐胶体(technetium 99m prepared with dextran colloid,^99mTc-DX),约30min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扫描,在相应的颈部皮肤上标记显像“热点”;术中翻开皮瓣后用手提探测仪探测术野,以高于背景计数4倍以上确定为SLN。将确定的SLN送病理学检查,并借助淋巴结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微小转移灶。结果术前淋巴结显像及术中探测仪探测所识别的SLN行病理学检查,10例NO患者有3例发现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30%(3/10),SLN的阳性率为22.7%(5/22),非SLN的阳性率为0.4%(1/247)。经病理证实为SLN阴性的患者的非SLN无阳性发现。结论 头颈鳞癌颈部NO的SLN检测对发现临床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SLN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还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FDGE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过程。[结果]14例FDGE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胃动力恢复时间18d~51d(24.3d±4.1d),开放饮食后无不适,均顺利出院。[结论]FDGE应积极采取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而营养支持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整个治疗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48岁。进行性心悸、气短4个月。查体: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奇脉。心音低钝。肝大右肋下6.0cm。肝颈回流征阳性。心电图示低电压。X线胸片心影呈烧瓶状。超声检查示右心房内团块状肿物伴心包积液。核磁共振示右心房前壁肿物,部分阻塞房室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早期俯卧位通气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儿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42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儿在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基础上,均采用俯卧位通气策略,对照组在开始使用呼吸机24 h及以后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组在开始使用呼吸机6 h内实施俯卧位通气。对比2组患儿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更加稳定[(96.3±6.4)次/min vs.(109.6±10.1)次/min],且能降低气道平台压[(17.5±5.5)cm H2O vs.(24.7±4.1)cm H2O,1 cm H2O=0.098 kPa]、明显提高动脉氧分压[(109.8±24.7) mm Hg vs.(67.5±22.8)mm Hg,1 mm Hg=0.133 kPa]、更好地改善氧合指数(114.2±20.6 vs. 89.1±17.2),并明显缩短了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7.0±0.8)d vs.(11.6±1.8) d],提高了治愈率(95.23%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早期俯卧位通气的实施能更明显改善脓毒症合并ARDS患儿的氧合指数,稳定心率和降低气道平台压,缩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并提高治愈率,且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索早期预测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方法。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收集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浙江13家医院就诊的1 428例发热>48~<120 h患儿的临床资料, 采集咽拭子检测肺炎支原体DNA, 检测阳性者行胸部X线片、血常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LDH)和前降钙素等检测。根据随访时病情发展情况, 将患儿分为RMPP组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MPP的相关因素, 建立RMPP预报概率π的回归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RMPP的诊断价值。结果 1 428例患儿中男801例、女627例, 年龄4.3(2.7, 6.3)岁, 肺炎支原体DNA阳性534例(37.4%), 其中446例(83.5%)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44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男251例、女195例, 就诊年龄5.2(3.3, 6.9)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异位点检测阳性410例(91.9%)。RMPP组55例、GMPP组391例。RMPP组第1次就诊前的峰值体温与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