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11.
柱形藻酸钙载体复合细胞修复异体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松波  胡蕴玉  徐虎  吕荣  徐建强 《医学争鸣》2001,22(11):1010-1013
目的:应用柱形藻酸钙载体复合骨细胞俱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为骨关节病的组织工程学修复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自行制作的柱形藻酸钙载体复合消化分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共同植入异体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分别于术后4,8和12wk观察大体标本及组织学修复结果:结果:术后8wk时缺损处可见一定程度的修复,到12wk时大体标本修复较好,修复组织和周围关节面界限不清,组织学见缺损处表现为软骨组织修复,结论:通过短期观察说明藻酸钙可以作为软骨的细胞的革体材料,用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报告1组77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5年6月,本院共完成77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除术或成形术.其中21例(29.2%)患者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13例(18.1%)患者行部分切除术,38例(52.8%)患者行半月板成形术.77例患者中,男39例(54.2%),女33例(45.8%),年龄8~51岁,平均(29.4±10.9)岁.有5例失访,72例患者随访时间12~44个月,平均(26.2±9.3)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活动度恢复正常.全部患者术后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等手术并发症.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50~78分,平均(66.8±5.2)分,手术后提高至85~100分,平均(96.4±3.6)分.经过student-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4.7,P<0.01).[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疗效佳,在保留半月板良好形态和生理功能,及减少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率方面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难治性颞叶癫痫病灶定位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PHLIPHS 3.0 T磁共振设备,PRESS CSI序列,对1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15例年龄、性别与之配对的健康志愿者分别取双侧海马40 mm×20 mm×10 mm大小区域进行多体素MRS分析,获得NAA、Cho、Cr的峰下面积,以颅内电极和术后病理为标准,探讨MRS在难治性癫痫患者病灶定位中的意义.结果 15例谱线基线稳定,信噪比较好;13例癫痫患者1 HMR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测值平均值比较发现异常,定位信息与颅内电极和病理符合.结论 多体素短回波1HMRS(PRESS序列)可以发现常规MRI阴性的TLE患者海马区脑组织代谢的异常,对颞叶癫痫术前的病灶定位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对等离子体电切术与电汽化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以期对临床老年膀胱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对132例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0例及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行等离子体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电汽化术.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1.43%和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术前,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生活质量得分越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老年膀胱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5.
116.
目的探析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中药熏洗加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8/40),关节活动优良率92.9%(39/4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7.5%(31/40),VAS疼痛评分(2.8±0.5)分、HAMD抑郁评分(18.4±2.3)分和HAMA焦虑评分(14.5±1.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1.1)分、(45.2±5.9)分和(39.3±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术配合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7.
前十字韧带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撞击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双源CT三维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移植重建后的移植物和骨隧道,分析移植物撞击症。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双源CT对134例ACL移植重建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扫描,三维重建股骨和胫骨隧道、ACL重建移植物等。其中单束重建118例,男83例,女35例;年龄15~64岁,平均32岁。观察重建术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撞击来源并进行分类;分别测量股骨、胫骨隧道的相对位置,并对有撞击与无撞击组患者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基于双源CT移植物重建,根据ACL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分组,无撞击组39例(33%,39/118),有撞击组79例(67%,79/118)。存在撞击者再根据撞击部位分为髁间窝出口撞击组77例(占总数的65%,占撞击组的97%)和髁间窝顶中途撞击组2例(占总数的2%,占撞击组的3%)。进一步根据撞击来源不同,再对髁间窝出口撞击组分为3个亚型,即鸟喙撞击10例(3%,10/77)、胫骨平台撞击46例(60%,46/77)、钳夹撞击21例(27%,21/7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鸟喙撞击、胫骨平台撞击、钳夹撞击各组与无撞击组的股骨、胫骨隧道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基于双源CT三维重建ACL术后移植物扫描发现3种新的移植物撞击类型, 即髁间窝顶中途撞击、胫骨撞击和钳夹撞击。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并结合皮层电刺激功能定位技术,初步实现三维可视化皮层功能拓扑定位,辅助累及皮层功能区致痫灶的手术,提高疗效.方法 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行双侧皮层电极埋藏覆盖中央区,术后予皮层脑电图监测,并实施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神经导航系统融合头颅MRI和CT影像,三维可视化拓扑定位皮层功能和致痫灶,第二次手术在导航辅助定位保护功能区的前提下,行致痫灶切除术,对累及功能区的病变实施皮层热灼术.结果 患者成功埋藏32导、24导及6导皮层电极各一枚覆盖中央区,皮层脑电图监测捕获临床发作4次,定位致痫灶;皮层电刺激确定功能区.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建立覆盖皮层电极的三维大脑模型,还原电生理资料,实现拓扑定位.手术成功实施病灶切除,术后无发作情况,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使作为脑-机接口的脑皮层电极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将皮层电极的空间位置,精确融合在基于头颅MRI建立的大脑皮层解剖模型上,还原皮层脑电图和皮层电刺激结果,实现三维可视化拓扑定位,对于累及功能区致痫灶的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功能磁共振与皮层电刺激定位感觉运动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与皮层电刺激做点对点的比较,以判断fMRI对感觉运动区定位的精确性,从而评价其在功能定位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EEG示异常放电部位位于感觉运动区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采用双手握拳-伸缩运动任务进行血氧依赖水平(BOLD)扫描,运用BOLD技术的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皮层电极植入术后给予头颅连续无间断CT扫描获取电极与颅骨的对应关系,通过神经导航仪将CT、fMRI影像与导航序列MRI图像融合后,得出含有皮层激活区和电极的融合图像建立三维立体图像,与皮层电刺激.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fMRI定位皮质感觉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 14例fMRI可见激活部位主要分布于对侧中央区、辅助运动区和小脑.其中11例成功完成皮层电刺激,结果显示fMRI与电刺激的吻合率为91.7%.结论 BOLD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率,对感觉运动区定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性稳定结构,对维持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CL断裂后自愈能力差,若不及时修复,可导致关节不稳并继发半月板、软骨损伤、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影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