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我国痴呆患者基数大,给痴呆照料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此外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痴呆患者涉及到伦理问题.本指南以循证医学依据,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痴呆照料者及痴呆患者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供临床参考.文献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参见本杂志刊载系列中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一):痴呆诊断流程>一文[1-2].  相似文献   
52.
老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01—2002-05北京医院123例老年MG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507例青壮年MG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MG患者占同期MG患者的18.14%,男性患者较多(占68.29%),眼肌首发症状多见(占80.49%),分型以I型和Ia型多见(占56.10%),胸腺异常主要为胸腺瘤(占老年MG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伴发胸腺异常的100%),低频重复电刺激(RNS)阳性率为74.19%,老年MG危象发生率较低(为2.44%)。结论 老年MG患者具有男性、眼肌首发症状、I型与IA型多见,以及胸腺异常主要为胸腺瘤,而RNS阳性率与MG危象发生率低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在损伤过程中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酶caspase-3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法、反转录PCR法研究Aβ25-35对SH-SY5Y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中caspase-3的变化。结果经Aβ25-35处理的SH-SY5Y细胞核中出现浓染的碎块状荧光,流式细胞法检测到凋亡特有的亚二倍体峰,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3.57±0.28)%(n=9),经10、20μmol/L Aβ25-35处理30 h的细胞,其凋亡率分别为(17.44±1.27)%和(38.82±2.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反转录PCR产物凝胶电泳的caspase-3与看家基因-βactin的比(0.92)高于对照组(0.19)。结论Aβ25-35促使SH-SY5Y细胞凋亡,此过程中caspase-3转录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4.
老年性痴呆 (AD)是神经系统的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 (ADL)减退、精神行为异常(BPSD)及认知功能减退 (Cognitiveimpairment) ,并伴有神经炎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特征性病理改变。AD的发生与许多基因突变相关 ,其中早老素 (PS)基因突变可导致早发性家族性及散发性AD的发生 ,推测PS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骨架发生变化及细胞内钙信息紊乱 ,促进微管蛋白 (tau蛋白 )过度磷酸化及改变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的剪切 ,从而加速神经炎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  一、PS基因的发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Aβ1-40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tau(181P)对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意义. 方法采用分层法选择早期AD患者23例(19≤MMSE≤26, CDR=1),中后期AD患者35例(MMSE<19, 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30例.所采集血标本置EDTA抗凝管中,低温离心取上清,加酸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β1-42、Aβ1-40及p-tau(181P)蛋白水平.结果早期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随着病情加重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明显下降,至中后期其水平与HC组差异无显著性.而AD各组患者血浆Aβ1-40浓度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p-tau(181P)蛋白且特异性较高,中后期AD患者血浆p-tau(181P)蛋白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结论根据病程将AD患者进行分层并对血标本进行特殊处理,检测血浆中Aβ1-42、Aβ1-40及p-tau(181P)蛋白浓度可能成为临床辅助诊断AD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56.
新斯的明试验改良结果判定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改良原有新斯的明结果判定方法,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适用的评定方法以更好辅助重症肌无力(MG)临床诊断。方法对23例正常对照者及68例曾确诊为MG且病情出现反复的患者行新斯的明试验: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5mg配以阿托品1.0mg肌肉注射,记录注射前及注射后每10min(直至注射后60min)的各项指标绝对评分及相对评分,并统计分析其阳性界定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任一指标相对评分值超过60%为阳性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8%、89%;25%~60%为可疑;小于25%为阴性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9%、90%。结论该研究提供了客观、准确、简便、适用的新斯的明试验评定方法,为临床MG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7.
Poems综合征二例秦绍森,彭丹涛例1男,40岁。于阳萎、皮肤变黑3个月后,出现四肢渐进性麻木、无力、低热、腹胀及全身浮肿。查体:消瘦、贫血貌。全身皮肤呈深棕色,腋下及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乳晕色深,心、肺未见异常,腹水征(+)。肝肋下2cm。神...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双侧脑桥延髓交界区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例双侧脑桥延髓交界区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晕、构音障碍、四肢瘫痪,2例伴眼球活动障碍,2例出现嗜睡及感觉障碍,1例曾怀疑"脑干脑炎"。MR扩散加权成像示延髓及脑桥层面新发梗死,矢状面T2像示病灶均位于脑桥延髓交界区,血管检查显示椎动脉发育不良或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结论双侧脑桥延髓交界区内侧梗死为罕见的卒中类型,其在MRI上有特殊的形态学表现,病情危重,早期易误诊。  相似文献   
59.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治疗组20例急诊留现病人,男16例,女4例,年龄40~76岁,平均为59.05±9.40岁。对照组20例也为急诊留现病人,男15例,女5例,年龄40~75岁,平均5865土9.37岁。两组均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组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4例,栓塞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2例,TIAZ例。20例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5例。对照组中大脑中动脉供血系统血栓形成17例,推基底动脉供协系统血栓形成1例,TIAZ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例。治疗组中合并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例,房颤2例,均无溃疡病…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MRT2*值和R2*值的异常变化及这种异常与临床心理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6例AD患者及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均在3.0TMR系统中进行头部检查。采用一个多回波快速场回波序列获得T2*图,测量双侧海马、颞叶皮层、枕叶皮层、丘脑、壳核及苍白球所画感兴趣区的T2*值,计算相应的R2*值,比较AD组和健康对照组间T2*值和R2*值的差异;并检验AD患者上述部位脑结构T2*值和R2*值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D组海马、颞叶皮层及苍白球的T2m值减低、R2*值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的海马、颢叶皮层及苍白球的T2*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56和0.44,P〈0.05),其R2。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58和-0.43,P〈0.05)。结论:AD患者脑内T2*值和R2*值明显异常,并与临床心理量表评分显著相关,提示脑T2*值和R2*值的测量可能为今后AD的临床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