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4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83篇 |
综合类 | 124篇 |
预防医学 | 4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88篇 |
中国医学 | 48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分析及其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发展趋势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99年-200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在小剂量给药的基础上,开发国产长效制剂以及复方制剂既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又适合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SMILE)术中第二术眼不同保护措施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BUTav)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不同保护措施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左眼为观察眼,SMILE术中在右眼行手术时,左眼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点眼、使用眼罩,以及空白对照。并分别在右眼手术前后,使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完成左眼NIKBUTf和NIKBUTav检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5例患者(35左眼)纳入研究,其中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12例,眼罩组11例,空白对照组12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IKBUTf和NIKBUTav均存在时间效应和分组效应,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P<0.05)。凝胶组左眼NIKBUTf在右眼手术前和右眼手术后即刻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胶组左眼NIKBUTav在右眼SMILE手术后即刻较右眼手术前延长(P<0.05)。眼罩组和对照组(空白)左眼NIKBUTf和NIKBUTav在右眼手术后即刻均缩短(P<0.05)。对照组NIKBUTf和NIKBUTav缩短最明显(P<0.05)。结论不同保护措施和时间变化均对NIKBUTf和NIKBUTav产生了影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应用于SMILE术中第二术眼的保护措施起到了保护泪膜稳定性的作用。眼罩对第二术眼的泪膜保护作用并不明显,常规手术操作对第二术眼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泪膜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因未询问出病史、第1次化验时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类正常、脑脊液化验与结核性脑病类似而误诊。另1例因第1次脑脊液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追询病史而确诊。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结合血及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有效、明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95.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麻醉科急诊和择期进行腹部手术和四肢手术的90例患儿,年龄3~10岁,体重15~36kg,ASAI~II级,平均分为三组,90例患儿基础麻醉均用氯胺酮(2~6mg/kg)。A组:30例患儿进行上肢手术麻醉时,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而后辅助静脉缓慢追加小剂量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B组:30例患儿进行腹部和下肢手术时采用椎管内麻醉,麻醉药物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C组:30例患儿进行手术麻醉时,麻醉药物只是采用氯胺酮。注意记录A、B、C三组患儿的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氯胺酮的用量以及追加次数、芬太尼的用量、手术时间以及唤醒时间、肌肉松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麻醉后,A组、B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的水平都比C组患儿低(P<0.05),并且手术中,没有发生体动、呼吸困难情况,术后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A、B组的患儿比C组患儿苏醒的时间短、手术后的氯胺酮用量也很少,A、B两组追加的次数更少,并且肌肉松弛情况和止痛的效果都良好。A、B两组较C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手术中、手术后A、B组和C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可知: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单纯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前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本社区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行为状况,探索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预防学生体质量超重和肥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浦东新区惠南镇辖区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进行肥胖危险因素认知行为调查,统计其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并对比分析体质量正常学生与肥胖学生的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及对肥胖危害的知晓率。结果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9.79%(1 266/12 936)和6.43%(832/12 936)。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3.81%(904/6 546)和8.11%(531/6 546);女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67%(362/6 390)和4.71%(301/6 390),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80.931,P<0.05;χ2肥胖=62.162,P<0.05)。体质量正常学生和肥胖学生对荤菜、素菜和看电视饮食的偏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零食、睡前饮食的偏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正常学生和肥胖学生的每周运动频率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对肥胖危害的知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调查中学生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低于和高于上海学龄儿童水平。部分学生对肥胖危险因素认知不全,有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社会、学校、家庭应肩负学生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的健康干预重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肥胖危害,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中不同Pearson残差估计方法的差异,为回归诊断时残差估计方法及软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代表不同数据类型的两个实例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使用分别代表不同估计方法的SPSS与STATA软件计算其Pearson残差值,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两种Pearson残差估计方法对协变量组数等于或近似等于研究对象个体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一致,而对协变量组数远小于研究对象个体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Logistic回归的两种Pearson残差估计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一定差异,针对协变量组数远小于研究对象个体数的数据,如何选择适当的Pearson残差估计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社区儿童健康体检新增条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好服务地开展好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初步确定社区0岁~6岁儿童健康体检新增项目,对本中心建档儿童监护人进行儿童健康体检需求调查,将需求量前两位的项目(微量元素测定及儿童体质测定)定为新增体检项目。其中,微量元素测定将研究对象分为0岁~3岁和4岁~6岁2组,0岁~3岁组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4岁~6岁组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样;体质测定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样。结果本社区儿童的微量元素水平总体良好,缺乏的是个别现象。体质测定方面的结果与广东新会、昆明二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仿,但明显落后于北京市同龄儿童。结论有必要将儿童体质测定纳入儿童体检新增项目,定期测试,有针对性、科学地开展体质训练,增强儿童体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96例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各48例,早期组于入院后即刻使用替罗非班;常规组于冠脉造影结束后开始使用替罗非班,两组均于入院48h内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较两组PCI术前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PCI术前和术后6h、12h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比例及水平;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主要不良事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造影结果示罪犯血管部位、狭窄程度、血流达TMPGⅡ、Ⅲ级比例无差异(P〉0.05);两组PCI术均获成功,早期组PCI术后TMPGⅡ、Ⅲ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术后6h、12hcTnI升高比例及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的主要事件发生率、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介入治疗的高危NSTE—ACS患者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损伤,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究2006-2016年四川省猩红热发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热点区域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四川省开展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以县(区)为单位,对四川省2006-2016年猩红热发病率分别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2006-2016年四川省猩红热空间分布呈现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分析提示猩红热的热点区域已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一带转移到四川中北部一带。结论 猩红热发病热点区域有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要加强对四川中部以北县市的猩红热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