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9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目的: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观察其不同接种密度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克隆生长情况及分化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首先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选取2~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待其至对数生长期倒掉或吸掉培养基,加入含10mg/L丝裂霉素C的细胞全培养液5mL,置37℃,体积分数0.05的CO2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二三小时,在6孔板中加入0.1%明胶包被,放置30min以上,倒掉或吸掉含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遍,尽量除去丝裂霉素C,加入2mL0.05%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镜下观察,当细胞间出现裂隙,细胞变圆时(约2~4min),立即加入等量的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并用吸管反复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在细胞计数板中央放置专用的盖玻片,用玻璃虹吸管吸取细胞,让虹吸管在盖玻片上或下侧的计数板凹槽处流出悬液,至盖玻片下被液体充满为止。用细胞计数板计算活细胞数,并分别按3×108、5×108、1×109L-1密度接种,机械法平均分人胚胎干细胞克隆,5个克隆/孔接种于不同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观察克隆的生长情况及分化率,分化率=(完全分化克隆数 部分分化克隆数)/(完全分化克隆数 部分分化克隆数 未分化的克隆数)。结果:胚胎干细胞克隆在3×108L-1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极易分化,贴壁48h后无生长,72~96h分化率(98.0±2.0)%;接种于5×108L-1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后,胚胎干细胞生长与分化共存,贴壁后48h部分克隆生长,下次传代前分化率分化效率为(30.0±5.0)%;在1×109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胚胎干细胞克隆贴壁后48h即开始生长,分化率为(1.0±0.2)%。3组之间分化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1×109L-1可以起到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的慢性病之一,其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于经常发作的偏头痛患者,尤其是那些仅靠急性期治疗并不能控制偏头痛发作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50%以上的发作频率。本文全部引用近年来国际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结果,综述偏头痛预防性治疗选择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3.
镁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镁离子作为神经保护剂治疗各种脑损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对镁离子治疗急性所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成果及保护机制、用量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4.
影响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塞疗效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影响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塞疗效可能的因素,将54例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h、3个月分别进行ESS、Barhel指数和Rankin评分,比较分析前后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提示:早期CT扫描的结果、溶栓治疗前病情的轻重是影响溶栓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而病因、起病形式、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等可能对溶栓的效果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缺血中心区及周围区大脑皮质髓鞘相关的抑制分子Nogo-A及其受体Ng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2h再灌注6h、12h、24h、48h、72h、7d和14d组.通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RNA,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蛋白表达,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及周围区大脑皮质Nogo-A及其受体NgR的变化。结果Nogo-A mRNA及蛋白表达在缺血中心区6h即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少,24h降低最为明显并持续至14d;而缺血周边区,再灌注48h前无显著性变化.72h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5),7d增加更为显著,14d降至正常。NgR mRNA及蛋白表达在缺血中心区再灌注6h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48h降低最为明显;而缺血周围区NgR 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脑缺血后灶周Nogo-A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持续至再灌注后7d以上,针对其表达的规律进行干预可能成为脑梗死后改善轴突生长的有效措施;灶周NgR的表达无显著变化,显示Nogo-A的作用尚有其他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6.
读者来信(苏镇培*)万众期待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1](以下简称新指南)发表了,其中不少亮点,也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讨论. 一、缺血性卒中定义 新指南在"缺血性卒中"前加上"急性"不妥.卒中都是急性的,没有慢性卒中[2]."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从acute stroke直译来的.但按中文是同义重复,不合医学逻辑.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CDK4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作用,并构建携带小鼠CDK4-siRNA的慢病毒载体进行体外研究。方法:设计3个CDK4-siRNA序列和1个无关对照序列,化学合成后退火形成双链,克隆到酶切的pSIH1-H1-copGFP siRNA载体。重组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后,脂质体介导下转染BV-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DK4的表达,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pSIH1-siRNA2。将对照序列和pSIH-siRNA2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生成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浓缩,测定浓度。结果:慢病毒感染BV-2细胞后可表达GFP,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K4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携带CDK4-siRNA的慢病毒载体,体外研究显示其能明显下调CDK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8.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目前,转基因小鼠越来越多地在脑血管病研究中应用,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进行该项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型,因此对该小鼠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也变得非常必要。目的:建立重复性强,稳定性好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为以后对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做好技术准备。设计:采用配对两组比较的研究方法。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进行,选用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均购自同济医科大学动物房),5~0及6~0两种规格的尼龙丝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干预:选择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进行栓塞试验,观察小鼠品系、体质量、线栓规格及术后温度对梗死结果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小鼠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昆明白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12&;#177;4)mm^3,BALB/c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22&;#177;3)m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425,P&;lt;0.01)。BALB/c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昆明白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05,P&;lt;0.05)。17~22g小鼠匹配6~0的线栓组较30~35g的小鼠匹配6~0线栓组梗死体积所占百分比较大(t=14.070,P&;lt;0.01),神经功能评分也高于后者(t=3.714,P&;lt;0.05)。结论:小鼠品系、小鼠体质量与线栓规格是否匹配、术后温度是否保持恒定均影响小鼠线栓模型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上述各种因素以建立稳定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和强化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A组)、常规运动训练组(B组)和强化运动训练组(C组),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7d、14d和21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和对侧海马齿状回区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大鼠均表现为第7天时的海马区阳性细胞最多,而且在各时间点的缺血侧海马DG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侧DG区。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时,B组和C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均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B组和C组间大鼠缺血侧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的增多存在时间规律及原位增殖特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强nestin阳性表达的数量,但强化运动训练并不能增强此作用。  相似文献   
150.
脑缺血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如蛋白质合成的改变、膜损害及能量代谢障碍。转基因治疗可改变体内相应蛋白质水平,从而改善脑组织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紊乱,而对缺血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主要讨论脑卒中的基因治疗中关于潜在的治疗靶分子、有效的载体、基因导入途径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