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9篇 |
综合类 | 82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与氯胺酮对幼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MDA受体2B亚基mR-NA(NR2BmRNA)的相互影响.方法 1月龄筛选合格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东莨菪碱组(S组)、氯胺酮组(K组)、东莨菪碱加氯胺酮组(SK组).S组、SK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mg/kg;30min后K组、S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随后每30 minK组、S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25mg/kg,共追加2次;C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Y型迷宫进行学习能力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大鼠海马取右侧海马应用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取左侧海马应用RT-PcR测定NR2BmRNA的表达.结果 东莨菪碱加氯胺酮组大鼠学习障碍加重,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分别为(45.3±2.9)min、(39.4±3.2)次,高于东莨菪碱组[(41.3±2.9)min、(35.0±4.5)次]和氯胺酮组[(40.5±2.3)min、(36.0±3.7)次];东莨菪碱加氯胺酮组AchE活性测定和NR2BmRNA的表达分别为2.46±0.30,0.72±0.05,高于东莨菪碱组(1.98±0.25,0.52±0.04)和氯胺酮组(1.91±0.28,0.60±0.04);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东茛菪碱与氯胺酮合用后对幼鼠海马AchE和NR2BmRNA产生相互作用,抑制学习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观察和比较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 (CEA)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的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M、RT 2组 ,每组 30例。手术结束时 ,RM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 0 .2 %罗哌卡因 +1mg吗啡 +0 .3mg东莨菪碱共 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 0 .2 %罗哌卡因和 0 .0 0 5 %吗啡 ;RT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为 0 .2 %罗哌卡因 +5 0mg曲马多 +0 .3mg东莨菪碱共 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 0 .2 %罗哌卡因和 0 .5 %曲马多 ;2组镇痛泵流速均为 2ml h ;记录使用镇痛泵后 30min及 1、4、8、2 4、4 8h各时间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 ,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出汗、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后各时段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 2组间无明显差异 ,RM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CEA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而复合曲马多并发症较少 ,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截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肢是比较大的破坏性手术 ,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身障碍。自 1990~ 1996年 7月 ,我科共收治 15例截肢病人。我们发现 ,在对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 ,除对症治疗躯体疾病外 ,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心理活动规律特点 ,正确运用护理程序 ,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心身状态。通过对 15例截肢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护理经验。1 临床资料15例截肢患者中 ,女 7例 ,男 8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34岁 ,平均 2 1岁 ,其中 12例为交通事故致伤 ,占总数的 80 % ;1例为机械致伤 ,2例为特殊感染 :气…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我院2000级新生(261名本科生、160名专科生、22名专升本学生)在入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后进行了调查,根据分类标准将学生分为三类:一类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二类学生应引起关注;三类学生目前心理健康。结果:一类学生12.47%,二类学生35.89%。不同学生间有差异。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9.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随着起搏治疗的开展,使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但老年心脏病人机体的应急能力差,起搏器置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增加了其危险性。对这些病人如何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使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随访期,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4例,经过精心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均可估测冠心病,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5、0.74;将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1.3mm,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0.9mm,颈动脉斑块分级≥2定义为阳性,3者联合评价其阳性积分,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以3者中任2项阳性为预测值估测冠心病,灵敏度95.3%,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86.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可用于估测冠心病。以3者联合评价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