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64篇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盖诺是一种强刺激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渗透压高、呈酸性、易渗透,可引起局部静脉炎,甚至局部组织坏死造成严重后果.我科近2年来使用盖诺进行化疗患者52例次,发现4例为非刺破血管壁所致的化疗药物外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了解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情况,为提高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92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造口周围皮肤炎症是发生率最高的造口并发症,59例患者曾出现过造口周围皮肤炎;78%的患者排便无规律;29%的患者存在排便不适70%的患者经常出现排便异常;仅22%的患者在出院前能够达到完全自理;患者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是如何训练定时排便。结论造口患者造口局部护理状况不佳,应加强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3.
张海林  张嘉明  王燕 《护理研究》2007,21(16):1458-1460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4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2例,拔鞘管后6h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112例,术后24h开始活动。对两组病人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发生率、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在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4.
本文报告6例顽固性癫痫,应用广泛抗癫痫药物无良效而采用慢性小脑刺激疗法治疗。年龄17~55岁,其中3例为遗传性;2例病因不明;1例为症状性(疑为感染或外伤);4倒为全身性大发作;2例为大小发作混合型;1例伴有颞叶癫痫。病人均于手术后一有发作就开始刺激疗法,强度为2~4V。  相似文献   
125.
成年树经人工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能产生2~6天的病毒血症。感染后第6天能产生特异性IgM抗体,第14~21天为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感染后第12天,IgG抗体开始出现,第30~60天为高峰,并持续不降,表明树对基孔肯雅病毒敏感。  相似文献   
126.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省库蠓属Culicoides吉蠓亚属(Jilinocoides)的1新种,磨憨库蠓C.(J.)mohanensis Liu,sp.nov.;新发现并描述了缘斑库蠓雄虫C.marginus Chu,1984.磨憨库蠓新种与广西库蠓C.(J.) guangxiensi Liu et Hao,2003相近似,但后者翅面有12个淡斑,径中淡斑与中2室的淡斑相连接,径5室近端部的1个淡斑不邻接翅端部,中1室近端部的1个淡斑不邻接翅端部与磨憨库蠓新种明显不相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DENV)流行株血清型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2017年该地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ENV C/PrM和E基因核苷酸序列,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确诊登革热1 348例,包括本地感染病例1 231例和输入病例117例。 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均有来自老挝和缅甸的输入性病例,其中景洪市和勐腊县发生本地流行,病例数分别为1 030例和201例。 流行期为5 — 12月,病例年龄以20 ~ 54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16。 从患者血清中获得48株DENV的C/Pr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6株为登革1型病毒(DENV-1;景洪市33株、勐腊县10株和勐海县3株),2株为登革2型病毒(DENV-2;勐腊县和勐海县各1株)。 2017年西双版纳州的老挝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DENV -1流行株间高度同源,与近几年德宏州瑞丽市和临沧市耿马县及东南亚国家的DENV-1流行株具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 DENV-1的E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与C/PrM一致。结论DENV-1是引起2017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 来自老挝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导致2017年西双版纳州本地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中国?老挝和中国?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8.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已有多年,但疗效不一。目前争论的焦点有:ARDS的诱因及发病机制的不同与疗效差异的关系;激素受体水平与功能状态对疗效的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AP)功能状态对激素疗效的影响;激素的给药时机、疗程、剂量对疗效的影响等。近期许多循证医学研究倾向于在有些ARDS的中晚期适当延长使用中小剂量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与肺纤维化提高生存率;对早期大剂量短时使用激素持否定态度。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术中向切口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的疗效。方法60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注射组术中切口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对照组术中不注射任何药物,两组均在术后48h内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自控静脉镇痛的用岢,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注射组在术后各时段自控静脉镇痛使用量和48h内自控静脉镇痛使用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少(P〈O.05)。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在术后2、6、10、12、24、36、48h的静息状态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和24、36、48h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P〈O.05);两组患者在术后3、7、15d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DHS术中向切口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术后早期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直肌肌瓣+中厚游离植皮治疗胫骨下段难治性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2009年12月,采用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血管蒂的一侧腹直肌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治疗7例胫骨下端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清创后缺损范围为4cm×5cm~7cm×10cm,切取腹直肌肌瓣的大小为5cm×6cm~8cm×15cm。结果:术后7例移植的腹直肌肌瓣均成活良好,中厚植皮无坏死。随访6月~2年,踝部外形及功能良好,2例患者硬化性骨坏死恢复正常。结论:游离腹直肌肌瓣+中厚游离植皮治疗胫骨下段的难治性慢性骨髓炎具有血运好、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等优点,术后踝部外形及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