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血栓烷B2水平及相互关系,从而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促进脑梗死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66例,再将脑梗死组分为HHcy患者345例和非HHcy患者1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Hcy、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比较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HHcy患者比较,HHcy患者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梗死组、HHcy患者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呈正相关(r=0.223,r=0.195,r=0.227,r=0.151,P<0.05);非HHcy患者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无相关性。结论 HHcy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它可能通过激活血小板的途径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对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8例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和康复治疗、护理;B组44例,在A组基础上给予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指导。观察2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B组(68.18%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能够降低脑梗死并延髓性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3.
正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常常引起股骨骨折和脑外伤等并发症,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1])。因此,防止偏瘫患者发生跌倒是影响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观察了加强护理教育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12-01—2015-03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讨论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2-09收治的27例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特点。结果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占同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16.7%。结论对伴或不伴胸、腹、腰部疼痛及休克的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要高度警惕AD的可能。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将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n=15)、法舒地尔治疗组(n=20)及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n=20)。应用经颅多普勒动态观察发病后3、7、14、21、28d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变化及Glasgow预后量表评分。结果三组均能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和预后,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但尼莫地平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大于法舒地尔治疗组。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与尼莫地平相当,两者联用效果并不增强,但是盐酸法舒地尔对血压的影响较尼莫地平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持续腰大池引流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持续腰大池引流,B组22例,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比较介入治疗后1、7、14、21、28 d的血管痉挛情况,血管痉挛用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CAVm)及Lingdegaard指数表示,并统计2种脑脊液置换术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血管痉挛程度在介入治疗后1 d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在介入后7、14 d MCAVm及Lingdegaard指数明显低于B组[(103.89±29.61)cm/s vs(134.31±30.17)cm/s,(1.701±0.670)vs(1.943±0.711),P<0.05;(99.27±20.11)cm/s vs(111.49±27.45),(1.569±0.487)vs(1.858±0.736),P<0.05],介入治疗后21 d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后14 d内,持续腰大池引流对于改善血管痉挛情况优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21 d后则不明显。2种方法的不良反应接近。  相似文献   
27.
复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3例复发GBS的患者(均符合Asbury 1990年诊断标准),分析其诱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肌电生理检查、脑脊液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结果经治疗3例中1例3个月恢复正常,1例5个月恢复正常,1例遗留肢体肌力减弱。结论复发GBS有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及病情重等特点,治疗目前仍以免疫球蛋白及血浆置换等方法为主,临床预后相对较好,但对于反复发作的GBS,亦可以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将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n=15)、法舒地尔治疗组(n=20)及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n=20).应用经颅多普勒动态观察发病后3、7、14、21、28 d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变化及Glasgow预后量表评分.结果 三组均能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和预后,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但尼莫地平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大于法舒地尔治疗组.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与尼莫地平相当,两者联用效果并不增强,但是盐酸法舒地尔对血压的影响较尼莫地平小.  相似文献   
29.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以"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力弱2 h"于2016-07-18 16:55入院。患者2 h前活动时突发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伴左侧肢体力弱,无法站立及抬举,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及意识障碍,症状持续,无缓解,急呼救护车送入我院急诊科,急诊查体"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Ⅱ级",随机血糖6.1 mmol/L,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有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5/95 mm Hg,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1)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是否遗留智力障碍;(2)探讨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智力改变的差异;(3)探讨TIAs发作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智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78例TIAs患者末次发作后7~14d及30例对照分别进行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查.结果 (1)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在相似性、数字符号、图片排列、图形拼凑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在图画填充、图片排列、图形拼凑的评分与颈内动脉系统TI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颈内动脉系统TIAs患者的病程与WAIS-RC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而发作次数与数字符号等值量表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与知识、领悟、相似性、图片排列、VIQ、PIQ、FIQ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1)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在临床症状恢复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更容易出现视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障碍.(2)颈内动脉系统TIAs患者的发作次数对学习、书写速度、视知觉、视觉扫描的能力有影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对知识的保持和广度、对实际知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