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5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30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821篇
内科学   494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480篇
综合类   1763篇
预防医学   696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780篇
  13篇
中国医学   727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肾内及切口区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分析肾内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并将区域血流信号分为Ⅰ~Ⅳ级观察. 结果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积水程度相关(P<0.05,r=0.82),手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切口区域则造成短期局限性血流障碍,多表现为Ⅲ~Ⅳ级血流信号,一般3~6个月后逐渐恢复,恢复时间长短与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相关. 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43.
随着人们对植物药鞣质成分的化学结构的不断认识,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倍受重视。本文介绍鞣质成分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分析其化学结构与抗病毒活性间的构效关系,并且初步探讨鞣质成分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 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 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 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 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 d、低温组术后14 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 d,常温组C3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 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 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 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 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45.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口服液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ET检测用放射免疫法,NO用酶联法测定,sVCAM-1和sICAM-1测定法相同,取稀释100倍的血清100μl加入微板孔,再加标记抗sVCAM-1和sICAM-1单克隆抗体50ml,孵育,加标记链酶亲和素,加100μlH2SO4终自反应,自动酶标仪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血清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通过促进缩血管因子水平降低,提高舒血管因子水平,减少细胞粘附分子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肾造瘘导管用于肾铸型结石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3例实施开放性手术的肾铸型结石患者术中放置肾造瘘导管,导管近端置于肾盂处,远端直至膀胱。结果全组手术时间70~240分钟,平均135分钟。术后导管内引流液肉眼血尿时间2~9天,平均4天。全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继发性出血、感染及后腹膜尿漏等并发症。肾造瘘导管拨除时间为术后14~21天,平均16天。结论肾造瘘导管用于肾铸型结石手术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戴恩来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例验案。  相似文献   
49.
瘢痕粘连多见于创伤和烧伤后,不仅影响外观,甚至因粘连影响有关部位的功能.如指(趾)蹼的瘢痕粘连会导致手足功能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50.
糖尿病性大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